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结构设计师对《高规》内容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根据《高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与摘录,现将相关规定与要求整理,请设计同行人员参考。

3 荷载和地震作用 3.1 竖向荷载

3.1.1 高层建筑结构的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3.1.2 施工中采用附墙塔爬塔等对结构受力有影响的起重机械或其他施工设备时应… 3.1.3 旋转餐厅轨道和驱动设备的自重应按…确定。

3.1.4 擦窗机等清洗设备应按…确定其自重的大小和作用位置。

3.1.5 直升机平台的活荷载应采用下列两款中能使平台产生最大力的荷载:

1 直升机总重量引起的局部荷载,按…确定。对具有液压轮胎起落架的直升机,动力系数可取1.4;当没有机型技术资料时,局部荷载标准值及其作用面积可根据直升机类型按表3.1.5取用;

2 等效均布活荷载…。 3.2 风荷载

3.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的规定采用。对于…高层建筑,应按…采用。

3.2.9 檐口、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不宜小于…。

3.2.10 设计建筑幕墙时,风荷载应按…采用。

3.3 地震作用

3.3.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类建筑:应按…计算,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2 乙、丙类建筑:应按…计算。

3.3.2 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时,应…;

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注意:不必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见下条3.3.3)

3 8度、9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 4 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作用。

3.3.3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 3.3.4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下列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1 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

3 ? 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情况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

.. ..

. . .

的补充计算。

(即甲乙丙类+复杂+竖向不规则,其中乙丙类为超高者)

3.3.5 按本规程第3.3.4条规定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且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

2 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也不宜…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s; 3 输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可按表3.3.5采用;

4 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值。

3.3.6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雪荷载取…;

2 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取…;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一般民用建筑取…。

3.3.7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应按表3.3.7-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3.3.7-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注:1 周期大于…s的高层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做专门研究;

2 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地区,应允许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3.3.9 高层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按…确定。

3.3.1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3.3.14 9度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图3.3.14): 3 楼层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比例分配,并…。 3.3.15 水平长悬臂构件、大跨度结构(?)以及结构上部楼层外挑部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竖向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在…度设防时,可分别取…。

3.3.16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影响。

3.3.17 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框架结构可取…;

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 3 剪力墙结构可取…。

对于其他结构体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墙体时,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周期折减系数。 4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4.2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 ..

. . .

4.2.2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高层建筑,其高度超过表4.2.2-1规定时为B级高度高层建筑。B级高度…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的规定。(甲类、异形柱时…确定) 4.3 结构平面布置

4.3.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不应大于…;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不应大于…。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

4.3.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

4.3.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4.4 结构竖向布置

4.4.2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4.4.3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

4.4.6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时,应…计算并…。 4.5 楼盖结构

4.5.1 房屋高度超过…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 4.5.2 现浇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不宜高于…。

4.5.3 房屋高度不超过…时,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采用…;6、7度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4.5.4 房屋高度不超过…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当采用装配式楼盖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5.5 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当板预埋暗管时不宜小于…;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宜双层双向配筋;转换层楼板应符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

.. ..

. . .

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4.5.6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厚度可按跨度的…采用,且不宜小于…。

4.5.7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板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主体结构对楼板施加预应力的…作用。

4.6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4.6.3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宜符合以下规定: 1 高度不大于…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u/h(位移角)不宜大于…的限值; 2 高度等于或大于…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u/h(位移角)不宜大于1/500; 3 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

注:楼层层间最大位移△u以楼层最大的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抗震设计时,本条规定的楼层位移计算不考虑…的影响。(注意区分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位移比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见3.3.3条)

4.6.4 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的框架结构; 2)…类建筑和…度抗震设防的…类建筑结构; 3)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本规程表3.3.4所列高度围且不满足…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 2)…度…类场地和…度抗震设防的…类建筑结构;

3)…结构。

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

4.6.5 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注意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的取值)

4.6.6 高度超过…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规定的…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αmax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必要时,可通过专门风洞试验结果计算确定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αmax,且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

4.7 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

4.7.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有在地震…;无地震…;

4.7.2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4.7.2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采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4.8 抗震等级

4.8.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比…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

.. ..

. . .

许…;

2 丙类建筑:应符合…。当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

4.8.2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8.2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采用,甲类建筑应…。

4.8.3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4.8.3确定。 4.8.4 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 4.8.5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

4.8.6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 4.9 构造要求

4.9.2 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柱;2)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vc应…;

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

2 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梁端剪力增大系数ηvb应增大…;2)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 3 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柱;2)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柱端剪力增大系数…;地震作用产生的柱轴力增大系数取…,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3)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应按本规程表6.4.7的数值增大…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 4 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倍采用;

2)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

3)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配箍特征值宜增大…;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4)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宜向上、下各延

.. ..

结构设计师对《高规》内容整理

...根据《高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与摘录,现将相关规定与要求整理,请设计同行人员参考。3荷载和地震作用3.1竖向荷载3.1.1高层建筑结构的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的有关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hmm913cik6cyp27lz4y3h0qq02ukg01by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