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断增加。第(2)题,由第(1)题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14.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两个大方面进行回答。从图中的水平方向的箭头可以答出收集雨水;从向下的箭头可以答出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内涝;滤网可以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从文字中“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可推断出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5.15.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切沟会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切沟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对切沟危害的防治措施,可以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可以设置障碍,如种植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减少水土的流失,对切沟填埋。都是减少切沟危害的措施。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治理措施。
16.16.【环境保护】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解析】
试题分析: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短缺,防治措施可以从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回答。 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7.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解析】
由于尾矿矿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所以潜在危害是污染河流。应对的措施主要有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18.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析】
试题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可以从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节约土地资源、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等方面回答。 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9.19.[环境保护]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
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可以从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方面回答,保护措施可以从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等方面回答。 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0.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
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
21.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 【解析】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会导致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