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

30

46-1

s≈0.67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到题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

0.117+0.133

m/s≈0.19 m/s。根据逐差法,共有5组数据,舍去

2×0.67

x4+x5-x1-x2?100+83-150-133?×0.001

= 6T26×0.672

中间的一组数据,则加速度a=

m/s2≈-0.037 m/s2,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为0.037 m/s2。

[答案] (1)从右向左 (2)0.19 0.037

3.(2019·全国卷Ⅱ·T22)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a)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b)

[解析] (1)对铁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μ=法和

gsin θ-a1

。(2)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 s=0.10 s,由逐差

gcos θ50

a=1.97 m/s2,代入

gsin θ-a

μ=,解得μ=0.35。

gcos θ

Δx=aT2,可得

gsin θ-a

[答案] (1) (2)0.35

gcos θ[教师备选题]

1.(2017·全国卷Ⅱ·T2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a) (b)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Δt图,如图(c)所示。

(c)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A、a和Δt的关系式为v=________________。

(2)由图(c)可求得,vA=________cm/s,a=________c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Δt

[解析] (1)v是Δt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A为Δt时间内的初速度,

2

Δta

根据速度公式得v=vA+a=vA+Δt。

22

1

(2)由v=vA+aΔt,结合题图(c)可知,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A,将

211

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得vA=52.1 cm/s,图线的斜率等于a,即a=

2253.34-52.422

-3cm/s,求得a≈16.3 cm/s。

?150-35.0?×10

a

[答案] (1)vA+Δt (2)52.1 16.3

2

2.(2015·全国卷Ⅱ·T2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a)

(b)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解析] (1)物块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纸带可得连续两段距离之差0.13×1022Δxx2,其中C点速度v=BD=为0.13 cm,由a=2得a=m/s=3.25 m/stBDT?0.02?2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

(2)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3046-1s≈0.67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到题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A=0.117+0.133m/s≈0.19m/s。根据逐差法,共有5组数据,舍去2×0.67x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hkb00vmwy2i4cx3q5al1oirv327pb00pl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