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药剂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以下方法中,不是微囊制备方法的是 A. 凝聚法 B. 液中干燥法 C. 界面缩聚法 D. 薄膜分散法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药物配伍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通常将少量药物和辅料混合,放入小瓶中,密闭(可阻止水汽进入)置于室温及较高温度(如55℃),观察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B.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一般均应建立pH-反应速度图,选择其最稳定的pH
C. 对口服液体制剂,通常研究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液等的配伍
D. 对药物溶液和混悬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环境以及加入络合剂和稳定剂时,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满分:2 分
3. 药物制成以下剂型后那种显效最快 A. 口服片剂 B. 硬胶囊剂 C. 软胶囊剂
D. 干粉吸入剂型 满分:2 分
4.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 A. 温度 B. 溶剂 C. 离子强度 D. 广义酸碱 满分:2 分
5. 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或贵重药材的提取宜选用 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法 E. 蒸馏法
满分:2 分
6. 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降解,无首过效应 B. 药物呈微粒状,在肺部吸收完全 C. 使用剂量小,药物的副作用也小
D. 常用的抛射剂氟里昂对环境有害
E. 气雾剂可发挥全身治疗或某些局部治疗的作用 满分:2 分
7. 下列关于微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药物制成微囊可具有肝或肺的靶向性 B. 通过制备微囊可使液体药物固化 C. 微囊可减少药物的配伍禁忌 D. 微囊化后药物结构发生改变 满分:2 分
8. 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上不能用于 A.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 液体药物固体化 C.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D. 促进药物挥发 满分:2 分
9. 下列哪种物质为常用防腐剂 A. 氯化钠 B. 乳糖酸钠 C. 氢氧化钠 D. 亚硫酸钠 满分:2 分
10. 下列哪种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 A. PEG B. PVP C. EC
D. 胆酸
满分:2 分
11. 可作除菌滤过的滤器有 A. 0.45μm微孔滤膜 B. 4号垂熔玻璃滤器 C. 5号垂熔玻璃滤器 D. 6号垂熔玻璃滤器 满分:2 分
12. 软膏中加入 Azone的作用为 A. 透皮促进剂 B. 保温剂 C. 增溶剂 D. 乳化剂 满分:2 分
13. 以下各项中,不能反映药物稳定性好坏的是 A. 半衰期 B. 有效期 C. 反应级数
D. 反应速度常数
满分:2 分
14. 浸出过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 A. 粘度 B. 粉碎度 C. 浓度梯度 D. 温度
满分:2 分
15. 以下关于微粒分散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微粒分散系有利于提高药物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
B. 微粒分散体系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表现为分散系中的微粒易发生聚结 C. 胶体微粒分散体系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泽尔现象、和电泳等性质 D. 在DLVO理论中,势能曲线上的势垒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满分:2 分
16. 灭菌法中降低一个1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是 A. Z值 B. D值 C. F值 D. F0值
满分:2 分
17. 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 A. 15小时 B. 24小时 C. <1小时 D. 2-8小时 满分:2 分
18. 包合物制备中,β-CYD比α-CYD和γ-CYD更为常用的原因是 A. 水中溶解度最大 B. 水中溶解度最小 C. 形成的空洞最大 D. 包容性最大 满分:2 分
19. 片剂处方中加入适量(1%)的微粉硅胶其作用为 A. 崩解剂 B. 润滑剂 C. 抗氧剂 D. 助流剂 满分:2 分
20. 配制溶液剂时,将药物粉碎,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 A. 溶解度 B. 稳定性 C. 溶解速度 D. 润湿性 满分:2 分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药剂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