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樊旭平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年第12期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先行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此次课改的基点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就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高中地理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 一、聚焦环境问题,培育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人地協调观,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统一演化的,教师应着重引领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的形成。在认识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信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以肃南县为例,分析该县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从环境问题地理研究性学习入手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并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应用到现实问题中,近而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整合学科知识,培育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课程不同于单一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学科综合课程,而是以培育地理素养为主旨,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原理和方法。开设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科知识的完备,更是基于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需要。因此,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宜采取综合性教学,具体说就是引导学生整合相关知识,以综合性的地理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综合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构建与之相关的知识网络,培养他们的知识整合(迁移)能力。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或现象、事物等出发,纵横联系,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网,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探究热点问题,培育区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