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当中品质是评价我们工作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
上面我们谈到了在生活当中,品质是与我们悉悉相关的,那么在工作上呢?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如何我们做的产品到了你们的手中,那么你们一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呢?一般会有三种反映:一种,像我一样,不会退货,但是绝对不会再买那个厂家的产品,哪怕是其它品质较好的产品,也会让我的朋友不要买那个厂家的产品。第二种,退货,不能退货的也要投诉。第三种,把锅扔了重新去买一个名牌的产品,哪怕贵一点的,以后也不会买那个厂家的产品了。不管是哪种反映,我想大家都不会去上第二次当吧,也就是说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去买同一厂家的任何产品。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如果都不买我们的产品,那么我的产品买给谁,我们的工资谁来给?我在一个讲座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在厂里上班工资是老板发的,但是这个工资是客户给我们的。因为只有老板有利润了,我们才可能有利润,老坂都没有利润,我们的工资向谁去要?所以我们做的产品的品质直接就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利益,产品好了,我们的客户满意,那么我们的工资也会让我们比较满意,产品没有做好,到了人家手里面用得心烦,我想背地里不知道骂了我们多少遍,虽然我们是听不到的,但最后我们的工资就没有着落了。对于老板来说,品质的也就成为评价我们工作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做的东西的好坏都是有人监督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发货之前都会经过验货,如果验货不通过,人家是不会要的,也就是说在厂里根本卖不出去,也就是说我们做的工作等于是没有干,因为没有效果,没有利益。我们做产品的目的是能够把它卖出去,然后从中得到我们应得的报酬,也就是说我们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如果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同,那么哪里谈得上收获呢?这样的工作做起来还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做它干什么呢?再把它细分到我们的每一个工位,如果你做的东西,后面跟本就不能用,或者特别的难用,我想你的同事也不会给你好眼色看吧,因为你的品质没有做好,可能导致人家也跟着做不好,让人家非常难操作,甚至人家根本就无法操作,那么你付出了的劳动,没有效果,还影响了其它人,也可以说有可能因为你的工作没有做好连累到你的朋友,那么你的工作也就等同于没有做,更的严重的可能宁愿你没有做这个工作,那样可能损失还要少一点。举个简单的例子,本来你把品质做好的话,这个产品或者是配件是有价值的,但是由于你不重视它的品质,结果把它做得不能使用,只能报废,这个原料的成本还因为你的劳动反而浪费了。
我们是生产者,好的品质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做出来的。
大家都在谈品质,要好品质,好的品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是生产者,品质就是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做出来的。也许一个产品不是你一个人做出来的,它要经过成百上千道工序,最后出了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不能说品质不好了,就是你的没有做好。我们是生产者,产品是我们做出来的,我们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位,每一个动作都直接影响着品质。好的品质一定有你的一份功劳,这是毫无疑问的。做为生产管理者而言,只能从方法上,体制上去改革去完善,从技术上来说,只能把工艺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把机器调试到最佳状态,从品质部门而言,是在你们做出来了之后才能去检查是否符合标准。一个产品从最开始的原料到一个成以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服务的成品,它是通过我们的双手来实现的,如果只有机器,没有我们的劳动,它永远还是原来的原料,不可能自己变成成品,产品是我们做出来的,那么产品品质的好坏不用说也是跟我们的劳动有点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在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保持最佳的状态来做好我们的工作,保证我们的品质,这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 正确认识品质部门
品质部门是一个监督部门、品质部门是一个协调部门、品质部门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好的达到我们的品质目标的部门、在实际操作当中,它能够及时的提出和纠正我们的不足、
三、 如何通过我们的操作来提高品质
1、 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做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品质要求,如果在你没有明确这两点的时
候,千万不要操作,操作了也不可能做好。
2、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作业规范,具体点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来操作,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做什么,然后再把这个细分到我们的每一个动作,只有每一个动作按要求做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品质要求。
四、 不接受、生产、流转不合格品
这是对员工的最基本的一个要求,首先,不接受不合格品,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给你的本身就是一个不合格的配件,一个不能使用的原料,你能够做出好的产品来吗?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我们所有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接受了不合格品,也就是本来就不合格了,那么你再做,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第二、不生产不合格品,这是对我们每一个员工工作的最重要的要求,生产出不合格品,你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你的劳动也是没有回报的,相反还会给公司造成损失,生产不合格品,还不如休息。第三、不流转不合格品。工作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知道这个产品现在已经是不合格的了,但是又不影响我这个工序的操作,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个不关我的事,因为它不是我做的,然后我也不想去管它,我没有责任的。我要说的事,这种观念是一定错误的,第一、每个产品的好坏,并不是一个人做出来了,只要有一个地方不良,那么整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了,你的工作,包括其它人的工作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当你发现不良的时候你有责任和义务提出来。当你发现不良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它控制住,不要让它往下一道工序流。流到下面,那么最后你有责任了,因为你发现了问题没有去解决,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姑息养奸。最后损失的还是你自己。
五、 如何看待零缺陷
对于零缺陷,其实在现实当中这是一个目标,不是说就真的没有一点点缺陷,而是这个缺陷很少,很少。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呢?我认为首先是跟我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缺陷越少,次品就越少,次品越少,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4小时做200个产品,它的次品有20个,最后的计件工资是18块。另一个人4小时只做了190个,但是次品只有1个,那么他的计件工资是18块9毛。这样算来做得多的人工资反而比做得少的人要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工作的效率,没有意义或同没有起到做用的工作是没有效率可言的,在有的企业,如果你的次品率超过最大限度的话,相应的你还要承担产品的原料浪费费用,也就是说除了扣去你的次品的数量,还要从你应得工资当中扣除部分原料损失费用。因为你的有效工作太低,浪费了自己的劳动力,浪费了工作时间,浪费的原料。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公司都有损失。
六、 返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返工,是我们作为一个生产一线员工最讨厌的事情,返工就意味着我们以前的某些工作没有做好,现在需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以前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返工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我们的原因造成,另外一种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返工。但是,当问题发生了以后,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呢?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以前的工作没有没做好,我们的操作是否按照规范来做,我们对的品质认识是否正确。第二步我们应该严格按按照返工的要求来做,更加严格的来要求自己。第三步,我们再反思,通过返工我们又认识到了什么,我们从返工中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操作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什么?
七、 面对质量异常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在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了品质异常,我们应该怎么来处理呢?第一、把异常产品有意识的做出区别,并立即向主管部门反映。第二、根据部门的处理意见来配合。
八、 我们有权利对品质提出改善办法
我们是一线员工,我们对产品非常的熟悉,产品和我们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们最能看到细节,品质的改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有权利和义务提出改善办法。(争做最挑剔的顾客, 争做最好的产品)
品质培训
1 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并非越高越好
产品在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符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一味地追求高质量,势必增加额外的成本,而加重负担。例如,一个尺寸要求可以偏差+/-0.5mm而没有影响功能,就不要定在0.1mm,因为标准越高,生产的难度自然就越大,这明显影响到生产效率,如果较低的标准都可以满足要求,自然生产效率就越高,次品率就会越低。
2 质量观念必须正确。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
品质是由人做出来的,品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如果有正确的质量观念,则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 ,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
思想决定行动
绝大多数是管理者和工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生产作业的产品质量状
况。
1.如果你认为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比率在97%是合理的,那么你就
一定不会持续改善这3%的次品率。
2.如果你认为生产过程中堆积产品是很正常的事,那么你就一定不
会去改善那些产品堆积的问题。
3.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你一定不会再想办法去
完成它。
因而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质量观念,那就是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3 第一次就要将事情做好。
对于产品,我们必须第一次就把质量做好,避免返工以浪费材料、时间和人力,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生产。
而对于程序和工作步骤方面,第一次就做好,更可以避免相关人员在按照这些程序或指引工作时出现错误。
4 质量,并不只是品质部的事,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必须为产品质量负责。
工程部负责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质量,采购部负责外购件的产品质量,生产部负责生产产品和外协加工产品质量,品质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检和测试以确保以上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和行业标准要求,搬运部负责产品的搬运质量以确保产品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货仓部负责产品的储存质量以确保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因而人人都与产品质量有关,人人都要为与自己相关的产品环节的质量负责。 5 QC抽检并不能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QC抽检合格的产品,并不表示该合格批没有质量问题,因为抽检并不是全检,而只是对批产品当中的一部分产品进行检验,因而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没有被抽检到,而没有发现问题。这是抽样检验的风险所在。
因而,确保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正确做法是,在设计、采购和生产过程中进行,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抽样检验。
6 对质量问题要举一反三。
对QC在抽样检验时所发现的个别重要问题要重视,抽样检验都可以发现有重要问题,那么,在生产当中,必须还存在更多的这种质量问题的产品。因而,必须立即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改善。
7 质量重在预防,而不是事后纠正。
在设计一个产品的装配结构、生产程序、操作指引和检验程序时,必须做到可以防止质量问题出现的效果,这才是最重要的预防之道。例如,装配部件有定位设计,放错方向或装反方向都是不能装配的。
而程序文件、工作指引、检验方法和培训之设计过程以及确认和有效实施都是重要的预防方法。
8 质量必须依靠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才能得以保证。
这就要分清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每个部门人员为了保证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不影响到自己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对对方进行必要的监督。
如,首件检验,是由QC部执行,但生产部必须主动将首件检验样办交到QC部,并要求QC进行检验,同时跟进检验结果。如果QC没有执行检验或有项目漏检或检验时间明显超时,都应作出投诉。
又如,QC对生产人员不按指引工作或某些行为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应进行投诉。
9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做出来的。
这是海尔集团的至理名言,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这句话对我们国人的冲击是沉重性的,因为在我们国家的企业里,存在太多的质量问题,这表明我们都不是优秀的员工。
而做优秀的员工,并不仅仅是依靠于公司的培训行动,而更重要的是依靠员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如何使员工成为优秀,这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10 取消产品质量的等级制度。
这也是海尔集团最先提出来的,因为,质量等级制度使得员工和管理人员对质量不够重视,出现不同的质量问题,就按质量等级去划分这些有问题的产品,而不是研究如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防止再发。
而取消质量等级制度后,所有产品只有一种标准,一是合格,二就是次品。因而使得每个员工和管理者都必须依照同一标准生产产品,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11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虽然,在我们现实的企业生产模式和质量观念之下,认为有些产品有轻微的外观问题不算是废品,因为所有性能都是合格的,并不是不能使用。但,正因为我们有这种外观问题无关重要的思想,使得我们的产品永远都无法消除外观问题。
而当把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写入要求当中时,那么从思想上,我们就没有了生产质量问题的借口。没有了借口,我们只能用心去生产每一个产品,因而使得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次品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这正是我们的目的。
12 要有持续改进的思想。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公司也是不断扩大的,当然产品质量也是不断向优秀发展的。因而我们必须有持续改进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现有的程序和方法,使得我们的运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效。
每个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就自己的工作不断提供改进意见,使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和结果更有效。
新近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