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仔细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2、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让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重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引导和提示学生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1、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自读单元导读,明确要求)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2、补充要点:
(1)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设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40分钟,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他牺牲时还不到38岁。李大钊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下577篇文章。
3、揭示课题,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是什么事情值得作者如此难忘?为什么过去了十六年还能这样清楚地记得。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作者的回忆,走进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1)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2)词语盘点:(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师相机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初读课文,思考: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找出课文中点明时间的词句。 1927年4月28日
那年春天(才过了两天第二天) 4月6日的早晨
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 28日黄昏
第二天(昨天是4月28日)
(2)在这些时间里,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那年春天(才过了两天第二天) ——烧文件,出事了 4月6日的早晨 ——被捕了
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 ——被提审 28日黄昏 ——出拘留所
第二天(昨天是4月28日) ——知道父亲被害
(3)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4)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
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个父亲;对人民来说,李大钊是个革命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革命者都具备的优秀品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被捕前: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 a、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 b、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 c、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4、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李大钊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
──由“坚决”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态度的坚定;留下的决心。 ──由“不能轻易”、“哪能离开”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离开的。
──由“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5、小结: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自读这部分美工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