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活链接] 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8.3亿,城镇化率59.58%。中国已进入城市时代,从以农村、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变为以城市和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1978年到2017年39年间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04%,而世界平均城镇化速度仅0.42%。中国城镇化特点表现为“速度快、质量低”。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极大地改变了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04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05热岛效应。 ①气候:改变了□06河网系统,07地②河流:破坏原有的□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排水不畅,极易造成□08富营养化。 面积水和□09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③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生态。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11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①土地利用:由□12功能分区。 城市□ - 1 -

13第一产业向□14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②就业方式:劳动力从□15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产业结构:区域产业活动以□16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④景观:乡村景观逐步为□17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18人工生态系统。 ⑤生态:□19开发和□20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⑥信息:经济□21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 ⑦文化:影响和改变着□[自我探究]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 二、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病

01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境遭到破坏。

02拥挤,环境□03趋于恶化,地价房租□04昂贵,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2)表现:交通□定。

2.城市郊区化

05郊区或□06卫星城迁移。 (1)概念: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07市中心区向□08郊区迁移,□09商业和□10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造成□11(2)表现:居民由□市中心区的衰落。

12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13汽车尾气污染等。 3.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特点

01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02辐射(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03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3)有更多的□2.建设

04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05人居环境。 (1)强调□06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2)□07现代化水平。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自我探究]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

1.城市化使城市出现“热岛效应”,主要原因是( )

- 2 -

①下垫面的改变 ②人口和产业集中,生产、生活和交通工具产生大量废热 ③高大建筑物使城区大气流动不畅,热量不易散失 ④河网系统破坏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河网系统破坏会导致城市低地雨季积水;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区大量人为热排放但不能及时散失导致的。

2.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②交通拥挤和住房困难 ③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④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

A.①③ C.①④ 答案 C

解析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增加,家庭炉灶、工矿企业、汽车尾气等,都在不停地排放着各种有害物质,如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使城市空气污浊。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随意排放流入江河,使江河水、地下水的水质变坏,造成水源污染。城市中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及建筑工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工厂企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B.②③ D.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探究点

城市化对生态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影响自然环境,也产生诸多环境问题。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区的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 3 -

(1)甲图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 (2)结合乙图,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3)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答案] (1)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大量排放废热,使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

(2)地表硬化导致蒸发减少,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从而使汛期洪峰流量加大,会加剧城市洪水发生,使地下水补给减少。

(3)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大量集中,缺少合理规划和有效的环保措施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受到影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如下:

近年来,城市内涝一直困扰着很多城市,人们纷纷为解决城市内涝献计献策。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减少 ④人口多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 4 -

(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 第(1)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地面径流难以下渗;城市绿地减少,拦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的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量,发挥绿地涵养水源的能力。“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主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降水截留有限,故对防御城市洪水作用不大。

[答案] (1)B (2)C

[方法指导]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点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2)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①交通拥堵;②环境污染;③居住拥挤;④用地紧缺;⑤治安恶化等问题。 (2)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③改造老城区;④美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1.城市环境污染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其表现、原因、

- 5 -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链接]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8.3亿,城镇化率59.58%。中国已进入城市时代,从以农村、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变为以城市和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1978年到2017年39年间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04%,而世界平均城镇化速度仅0.42%。中国城镇化特点表现为“速度快、质量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rec1tmuu4uc568cqjj1x2cx44ea901ab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