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2024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过关检测(三)区域资源、环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单元过关检测(三)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露天采矿 C.夏季暴雨集中

B.黄土质地特殊 D.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1.D 2.B 第1题,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2题,题目中要求对“陡坡地貌”治理,可采取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措施。

读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示地貌形态及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沟谷发育,沟壑纵横 B.沙漠广布,风蚀强烈 C.土质疏松,易受侵蚀 D.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图示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C.改良土壤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5.关于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甲处发展种植业

B.乙处修筑梯田,发展林果业 C.丙处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D.丁处打坝建库

解析:3.B 4.A 5.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地貌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其土质疏松,易受侵蚀,该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第4题,图示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丙处为陡坡,不宜修筑梯田,该区水资源缺乏不宜种水稻。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6~7题。 6.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鲁尔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中只属于鲁尔区的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7.我国的下列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B.水陆交通便利 D.铁矿石短缺 解析:6.D 7.B 第6题,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相比,鲁尔区铁矿石短缺。第7题,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鲁尔区相似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基地,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 经验。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C.Ⅱ、Ⅳ

B.Ⅰ、Ⅲ D.Ⅲ、Ⅳ

9.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2

D.减小洪水危害

解析:8.B 9.D 第8题,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第9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一部分,可以减轻该流域的洪水危害。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能源输送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的能源输送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源输送线路为西电东送线路 B.能源输送的方式为铁路输送

C.联系了三大经济地带,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

D.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东部经济地带的能源问题

11.该能源的输送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C.水土流失

B.地面沉降 D.煤烟污染

解析:10.C 11.D 第10题,图中为西气东输工程,它联系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第11题,西气东输能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煤烟污染。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①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3)④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6分)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①地区为内蒙古高原东部,易出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②地区为我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居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易出现沙漠化现象。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④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最主要的自然原因可从土壤特性、降水特点、地理位置和地质灾害的特性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思考。

答案:(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水土流失 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且集中,土地遭到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13.下图为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28分)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是_____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0分)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____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选择填空)。(8分)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4

C.②③ D.①④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3点)(10分)

解析:第(1)题,水能基地主要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图中主要有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的B区、长江上游地区的E区和珠江上游地区的D区。其中三峡工程位于E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从水量、落差等方面分析。水能与煤炭相比,其优点可从清洁和可再生两方面思考。第(2)题,图中重点开发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A地。向乙地(长三角地区)输送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工程。第(3)题,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具有不平衡的空间分布特点,缓解的主要措施可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思考。

答案:(1)B、D、E E 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A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D

(3)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布很不平衡(或答: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地区)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等。

5

2017-2024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过关检测(三)区域资源、环境

单元过关检测(三)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1~2题。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露天采矿C.夏季暴雨集中B.黄土质地特殊D.植被破坏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r8p8g8jv83hrt8bf1m52amw9lhy70089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