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
①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2-11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
①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②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④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2-12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① 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② 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③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④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2-13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
① 0.6~0.8 ② 0.8~1 ③ 1~1.2 ④ 1.2~1.4 2-14 派生式 CAPP 系统以( )为基础。
① 成组技术 ② 数控技术 ③ 运筹学 ④ 网络技术 2-15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 )问题。
① 寻找最短路径 ② 寻找最长路径 ③ 寻找关键路径 ④ 工序排序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生产类型取决于( )。
A.生产纲领 B.生产成本 C.产品尺寸大小 D.形状复杂程度 2.工艺基准包括( )。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装配基准 D.测量基准 3.单件时间包括( )。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布置工作地时间 D.体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4.在车削加工中,基本时间包括( )。
A.切削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B.装卸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C.切人切出空行程所消耗的时间 D.开停机床所消耗的时间
5.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 A.缩短基本时间 B.缩短辅助时间
C.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 D.缩短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6.工艺成本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材料费 B.设备折旧费 C.厂房的采暖、照明费 D.工人工资 7.工艺成本中,不变费用与下列( )因素有关。
A.专用机床折旧费 B.通用机床折旧费 C.专用工夹具折旧费 D.车间辅助工人工资 3-1 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
① 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② 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 ③ 基准重合原则 ④ 自为基准原则
3-2 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
①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 ②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③ 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④ 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3-3 平面加工方法有( )等。
① 车削 ② 铣削 ③ 磨削 ④ 拉削 3-4 研磨加工可以( )。
① 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 ② 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 ③ 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④ 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3-5 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 )和先粗后精。
① 先基准后其他 ② 先主后次 ③ 先面后孔 ④ 先难后易 3-6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
① 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② 便于管理
③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④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3-7 最小余量包括 (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① 上一工序尺寸公差 ② 本工序尺寸公差 ③ 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 ④ 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
3-8 CAPP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 )和综合式。
① 全自动式 ② 半自动式 ③ 派生式 ④ 创成式
3-9 目前CAPP系统的零件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 )。
① 成组编码法 ② 形面描述法 ③ 图形识别法 ④ 从CAD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 3-10 采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优点是( )。
① 易于理解 ② 易于编程 ③ 易于修改 ④ 易于扩展 3-11 单件时间(定额)包括( )等。
① 基本时间 ② 辅助时间 ③ 切入、切出时间 ④ 工作地服务时间 3-12 辅助时间包括( )等。
① 装卸工件时间 ② 开停机床时间 ③ 测量工件时间 ④ 更换刀具时间 3-13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 )等。
① 缩短基本时间 ② 缩短辅助时间 ③ 缩短休息时间 ④ 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 3-14 参数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要素是( )。
① 设计变量 ② 目标函数 ③ 约束条件 ④ 优化方法 3-15 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设计变量是( )。
① 切削速度 ② 进给量 ③ 切削深度(背吃刀量) ④ 刀具耐用度 3-16 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优化目标可以是( )。
① 最短工序时间 ② 最小工序成本 ③ 最大工序利润 ④ 最大刀具耐用度 四、填空题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_______ _。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步改变毛坯的 、 、 和表面质量,直至成为合格零件的那部分生产过程。
3.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 、零件热处理、 和检验试车等。 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 为基本单元所组成。
5.工步是指使用同一把刀具对 表面所 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6.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_____。
7.__ ______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__ ______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8.从生产规模来考虑,机械加工自动线主要用于 生产。
9.采用已切削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定位基准是______基准。
10.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 、 和装配基准四种。
11.在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必然____于封闭环的公差。
12.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____环。 13.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_____环。 14.加工余量确定方法有 、 和分析计算法。
15.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 、 表面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的时间。
16.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________ 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 17.发展高效率生产,不仅要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基本时间,而且应设法减少其 时间。 18.工艺成本包括 费用和 费用两大部分。 五、名词解释题
1.基准 2.尺寸链 3.工序 4.工步 5.基本时间 6.单件时间 7.时间定额 8.劳动生产率 六、简答题
1.什么叫生产纲领?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点? 2.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机械加工的辅助工序主要有哪些?
4.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5.工序简图的内容有哪些? 6.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零件结构工艺性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8.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缩短基本时间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七、应用计算题
1.下列三图中:A)表示了零件的部分轴向尺寸,B)、C)为有关工序示意图,在B)工序
0?0.1??h50mm10mmH?0.100中加工尺寸和在C)工序中,加工尺寸,试计算H和Δh值。
040.3?0.1mm和 2.图a表示零件的轴向尺寸,图b、c为有关工序,图b表示工序加工尺寸为
01010.40?0.1mm,图c表示工序加工尺寸为?0.1mm,试计算:图a中要求的零件尺寸是否能保证?
a b c
3.某零件加工部分的工序顺序为A、B、C(如下图所示,加工部分用粗实线表示),试计算端面K的加工余量是否足够?
4.某厂年产4105型柴油机1000台,已知连杆的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试计算连杆的生产纲领,并说明其生产类型及主要工艺特点。
5.如下图所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包括工序、工步、走刀、安装)。
在刨床上分别刨削六个表面,达到图样要求;粗刨导轨面A,分两次切削;刨两越程槽;精刨导轨面A;钻孔;扩孔;铰孔;去毛刺。
第3题图 第5题图
6.如下图所示零件,毛坯为φ35mm棒料,批量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车一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在另一台车床上将整批工件靠螺纹一边都车至φ30mm,调头再调刀车削整批工件的φ18mm外圆,又换一台车床车φ20mm外圆,在铣床上铣两平面,转90o后,铣另外两平面,最后车螺纹,倒角。
7 试选择习图所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 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08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25?0.021mm,Ra = 0.8mm,长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
直径φ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009 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38?0、c)、d)为钻孔.1mm和8?0.05mm已加工好,b)
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
.0310 习图所示轴承座零件,?30?0现欲测量尺寸80±0.05。由于该尺寸不好直0mm孔已加工好,
接测量,故改测尺寸H。试确定尺寸H的大小及偏差。 11 习图所示零件, 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
1)精车A面(车平)。
2)精车B面,保证 A、B面距离尺寸A1。 3)自D处切断,保证 B、D面距离尺寸A2。
4)掉头装夹,精车C面,保证 B、C面距离尺寸A3=24±0.05mm。 5)精车D面, 保证 C、D面距离尺寸A2?20?0.1mm。
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 0.5mm,精车时最小余量为 0.2mm。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
0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012 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60?0.03mm。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
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七、编制工艺规程
1 试编制习图示螺母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中。毛坯为铸件,生
产批量5000件。
机械制造工程学考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