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明晰作业功能,提高作业效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明晰作业功能,提高作业效益

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设计、布置与讲评存在许多不足,大大影响了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实践发现,依据功能与目标设计情景新、表述准确恰当、应答方式科学的作业,能较好地达成巩固新知、查漏补缺、诊断问题的目的,避免因重复与无针对性造成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提高作业的效益。 关键词:作业功能;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效益

作业作为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对于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深化运用、提升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多布置作业、熟能生巧、学生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成了普遍的认识,然而,在学生作业负担不断加重的现实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未如愿地有效提升,问题出在哪呢? 作业既然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平时布置的作业哪来的呢?观察我们的课堂发现,大多数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惊人的相似:课后完成《作业本》上××章××节的习题。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水平不同的学生作业都需要做同样的作业吗?

在聚焦课堂教学、转变育人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了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研究作业功能、科学设计作业、改进作业的布置与讲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那么,作业设计、布置与讲评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实践,谈谈提高作业实效性的一些策略,与大家交流。 一、作业功能:支持学习

业有内化新知、反馈学情与诊断问题的作用。按功能分,作业包括引导预习、促进理解、提高熟练、帮助记忆、意在学习诊断、促进习惯养成、促进知识体系形成、用以组织教学进程等多种类型。因此,专家们主张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应选择设计不同功能的作业来支持学生的有效学习。

我们知道,新课学习后的作业主要是为了内化新知。设计这类作业时,要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情与认识规律,设计出指向学习目标有效达成的作业。虽然作业的类型可以是不同的,但主要都是帮助学生实现新知的有效内化;单元复习后的作业则需考虑作业的学习诊断性与知识体系的形成,利用它来查漏补缺,发现不足、针对疑难、将知识内容系统性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情,又能针对薄弱环节通过练习达到纠错与全面提高。下面是一道复习课后的“意在学习诊断”作业:

例:右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3米,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的完整倒影,则湖水的深度应为( ) A.大于3米 B.3米

C.小于3米 D.以上答案均可

本题以监测判断“湖水的深度”为测试点,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选项为D,在一次复习诊断练习中,本题的得分率为0.392。

分析:平面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老师已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了成像的规律,学生也已经将结论记住并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但生活中得来的科学前概念学生是否就真的已纠正了呢?是否真正的理解“虚像”的成因了呢?上题就能很好地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掌握情况作出诊断。如果换成“月球距地球3.8×108米,平静的池水深3米,则在池水中看到的月亮距水面距离为______米。”这题来检测,测得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得分率达0.792),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平面镜成的像的认识,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或者说是前概念,镜中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像,物体离镜子越远、像离镜子也越远,这些是不用课堂学习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的。本题检测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情境真实但又脱离常见的程式,学生虽然对成像规律中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有“记忆式”的学习经验,但在这样的问法中,头脑中原有的“虚像成在那里,湖水深度当然也必须要到那里”的认识就会重新“回来”。这样的“意在学习诊断” 的作业就能实现查漏,使教师开展“补缺”有了方向。

作业作为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教师要清楚该作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无论是新课学习还是复习课后的作业,支持学生的学习是作业的基本功能。 二、作业设计:目标引领

作业是为了支持学生学习的,课后让学生做什么作业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设计要以学习目标为引领,使“目标——教学——作业”做到一致。所以,作业设计的过程可用下面的流程来表示:

从命题技术角度看,习题就是一个测量单元,它具有刺激情境和对应答形式的规定,学生做题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应答,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的表现进行推测。下面以一道检测“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的作业题的设计为例,来说明题目的三个基本要素。 1. 检测目标

一道习题要有一个明确的练习或检测目标,即习题检测哪一种行为目标或认知目标,完成这些行为目标需要涉及哪些学科的知识内容,这是习题的第一要素,缺失了这个要素,习题就缺失了灵魂。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要求学生能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或计算浮力的大小,所以,习题编制时应围绕这一认知目标来组织。 2. 情景素材

情境素材也是习题的基本要素,它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刺激,产生让学生表现心理结构或能力的环境。考虑到检测的是学生要学以致用的能力,情境素材的选择既要贴近生产生活,又要不同于学生熟知或多次练习过的情景,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水平。所以,我们可选择“轮船起航时在水下的铁锚从水下向上提起的过程”作为情景素材。 3. 应答的规定

我们要检测学生是否已具备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浮力大小的能力,那么习题只要让学生将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的浮力大小是怎么样的写出来即可。因此,文字填空或提供选项让学生选择都是可以的,而编制的题目要学生怎么应答则根据你要了解的详细程度而定了,因为不同的应答方式对学生的能力推测效果也不同。如选择题,它是根据学生选出的选项来推断其知识掌握情况的,这种应答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可能存在过程不懂结果做对的可能;如果是说理题,则能把思维的过程也呈现出来。下面是两种不同应答方式编制出的习题: 选择题: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变小 B.保持不变

C.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说理题:轮船的铁锚从水下深处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这个过程中,铁锚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请说明理由。

所以,编制习题时,应在目标的引领下,避免用模式化的情景,选用适合的应答方式,使目标、情景、应答方式高度一致。学生通过做这样编制的习题才能起到内化新知、反馈学情与诊断问题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针对教学

现实中,学生作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做大量盲目的、与教学不一致的、安慰性的甚至是重复的练习,这样作业的效益就难以提高。

作业布置要符合“教什么、做什么”的原则,这是因为作业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完成的学习活动,它应与课堂学习活动相配合,所以,作业内容与应与学习目标匹配、布置要与教学进度相一致。

除了内容、进度外,作业布置还应为不同的学生确定有差异的作业范围与作业要求,以体现个性差异,为优秀生提供“跳一下”的机会,为薄弱学生除去“做也不会”的负担。另外,学生作业的时机的确定也很重要,如“引导预习”的作业宜在上新课之前完成,“帮助记忆”的作业应先回顾复习书本知识后进行,“用以组织教学进程”的作业则在课内完成,复习作业则应提醒作业后的“理解、归纳”,以促进习惯的养成和知识体系的形成。

如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内容后,为加深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习题:

例:不断地加热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蒸发其中的溶剂,该溶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这样的题目既能在回答完成解释过程中巩固新知,也能在比较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变化中养成整体上认识各量之间的联动关系,促进知识体系的形成。

又如在复习了“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后,对班级中上水平的同学布置了

这样的课后选择题:

例: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导线的电阻随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假设,他应该选用下列哪一组导线,才能够检验这个假设( )

这道作业是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的继续,与课堂学习活动是相吻合的,通过做这样的复习作业能有助于知识的深化与提升。

四、作业反馈:优化学习

有作业布置就要有作业的评价与反馈,给出对、错或一个等第不是评价目的,我们可以用作业的诊断功能来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服务。批改与讲评是作业评价反馈两个方面,它是学生作业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活动中诊断与补偿的最基础活动。现实中,大部分教师能较好地完成作业的批改,并要求学生及时进行订正。但这种“订正作业”,关注的主要是作业错误的矫正。而我们希望的评价反馈要在“学生理解障碍的诊断与突破,知识缺陷的补偿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跟进”方面作出改善,最终指向优化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了“汽化和液化”之后,学生做了这样的习题:

例:有人在锅里煮鸡蛋,当水烧开之后,为了使鸡蛋快点烧熟,他加大火力,让水沸腾得更剧烈。试用科学原理分析他的做法是否合理。

从学生作答情况看,有不少学生答成“加大火力,温度升高快,鸡蛋烧熟更快”。那么是否是学生对“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沸点不变”不理解造成的呢?显然不全是,在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生的理解障碍在于“不知道鸡蛋煮熟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是“沸腾剧烈误认为是温度越高”,应该说这是一道很有针对性的“学习诊断型”作业。要真正找到障碍需要学情分析与访谈,而突破与补偿则需要教师的智慧。

针对本题学生存在的障碍,如果教师用陈述的方式告知学生“鸡蛋从热水中获得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加大火力只能使水沸腾得得更剧烈些,但水的温度不会因此而升高。所以不能使鸡蛋煮熟得更快些”,学生可能还是似懂非懂。那么,这一知识缺陷如何补偿,学习方法怎样指导才更有效呢?我们实践发现,纠错是源自自我的认知反思,所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他人进行质疑的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为使学生自我发现、补偿纠错,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开展讨论:(1)高压锅为什么可以让食物更易熟?

(2)高山上普通锅烧煮食物,会沸腾但食物为什么不易煮熟?(3)在水中煮鸡蛋,无论怎么煮都不会焦,而煎鸡蛋火力一大就会焦?(4)加大火力,水沸腾变剧烈了,为什么不能使鸡蛋煮熟得更快?这四个讨论问题有一条纠错的主线,食物煮熟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通过熟知的第一问题开始,逐步引向与本题有关的问题,利用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逐步自我纠错,实现学习方法与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改进,实现作业讲评优化学生学习的目的。 五、结语

作业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作业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学生“学”的研究,要以学习目标为依据选择有意义的作业任务;注意作业与学习内容的匹配性,在作业布置上,注意时机的把握,保持作业任务与教学进度的一致性;在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上,关注作业功能作用的发挥,注重开展有效讲评。期望以作业设计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轻负高质。

参考文献:

[1]杨红霞.让我们的作业“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下),2013(4). [2]杨向谊.效益优先:作业设计的永恒[J].追求现代教学,2016(1).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314000)

明晰作业功能,提高作业效益

明晰作业功能,提高作业效益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设计、布置与讲评存在许多不足,大大影响了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实践发现,依据功能与目标设计情景新、表述准确恰当、应答方式科学的作业,能较好地达成巩固新知、查漏补缺、诊断问题的目的,避免因重复与无针对性造成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提高作业的效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q4k7m0wh7z7sh75m1a072ie1yhw200mx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