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
1 前言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解决建筑高度、结构形式不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一般均设置后浇带(或变形缝);设置传统型的后浇带势必将造成后浇带封堵之前雨水、地下水进入地下室,如何在后浇带封堵之前同时满足结构变形与防水的要求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矛盾的问题。
超前止水是在后浇带未浇注之前(结构自防水功能暂不能实现)提前进行后浇带局部超前防水施工,实现防水和变形缝的双重功能。同时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便可回填土方,减少深基坑安全隐患,整体防水效果比较理想。
2 工法特点
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的特点: 1 施工方便,容易操作。
2 在后浇带混凝土封堵施工之前允许不同高度、不同结构型式的建筑产生沉降、温度变形等。
3 增加三道防水措施能使地下室施工后不渗水,地下室基本不用抽水,而采用传统型后浇带地下室施工完成后抽水量很大。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因上部结构形式不同、为满足建筑物变形而设置的有不均匀沉降要求的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外壁板后浇带的施工。
4 工法原理
结构物在后浇带部分事先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个整体,将后浇带剥离出来,通过加厚部位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满足不同沉降、伸缩变形,又能在地下室后浇带灌注前满足止水效果。
5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5.1 操作流程如图5.1。
后浇带基础土方开挖 现场搅拌垫层混凝土 底板后浇带垫层施工 外墙后浇带砖模施工 找平层施工 外墙找平层施工 防水层施工 保护层施工 后浇带外贴式止水带安装 钢筋安装 模板安装、后浇带侧面 快易网安装 商品混凝土供应 地下室底板砼浇注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
商品混凝土供应 后浇带砼施工 图5.1 操作流程
5.2 操作要点
土方开挖,按照图纸进行机械开挖。机械开挖土层至设计标高+0.3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
5.2.1 垫层处理
完成、基底及边坡处理好之后浇注后浇带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在一般情况下,后浇带处基础垫层和地下室底板、承台的垫层一起浇注。
现场搅拌混凝土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砂、石的实际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所有配制混凝土的材料要称重计量,确保混凝土各组分的重量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垫层混凝土浇注之前基底和边坡的标高、坡度、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基础基底垫层采用普通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振捣;基槽边坡采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其它组分不变,减少用水量),用木抹子拍实整平。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如图5.2.2-1。
后浇带局部加强板厚底板厚快易收口网遇水膨胀止水条外贴式止水带结构胶粘接层止水带宽后浇带宽结构层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图5.2.2-1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示意图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如图5.2.2-2。
后浇带宽快易收口网外墙加厚板厚外墙厚外贴式止水带结构层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砖模木模 图5.2.2-2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示意图
5.2.2 砖胎膜施工
外墙后浇带采用砖胎膜,砖胎膜的厚度根据砖模的高度按表5.2.2设定。
砖模的砌筑采用灰砂砖,用水泥砂浆砌筑,砌筑应保证组砌方法正确、砂浆饱满、接槎合理、砌筑牢固,砌体内每隔1M设置一道2Φ8通长钢筋将砌体加固。砖模砌筑完成后用 对拉螺杆拉住砌体及地下室内侧木模板,对拉螺杆两端用蝴蝶卡卡住双钢管,并用钢管斜撑。
砖胎膜厚度 表5.2.2
砖模的高度 1.2m 2.4m 3.6m 4.8m 顶住双钢管。具体做法如图5.2.2-3。
砖模的厚度 180mm 240mm 370mm 480mm 后浇带局部加厚板厚砖模Ф48钢管@600外贴式止水带钢板止水片50*50*3Ф12对拉螺杆@600*600后浇带内侧模板,18mm木胶合板50*100枋木后浇带局部加厚板(厚度见设计厚度)后浇带(厚度见墙板设计厚度)Ф48钢管斜撑@600预埋Ф18短钢筋@600砖模厚后浇带厚 图5.2.2-3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模板安装大样示意图
5.2.3 找平层施工
底板后浇带垫层施工完成经过12h后施工垫层找平层,外墙后浇带砖模施工完成后施工找平层,找平层用M5水泥砂浆抹灰,抹灰的厚度为20mm,抹灰的施工程序为:基层处理→抹灰饼→冲筋→抹灰。
5.2.4 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双组分化学反应固化型弹性防水涂料,在加热搅拌下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1 基层处理 找平层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以便于涂膜施工。防水层施工之前基层(找平层)必须处于干燥状态,基层无开裂现象,要做防水的基层表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
2 涂刷底胶 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1.5∶0.5的比例(重量比)搅拌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待防水涂膜干燥4h以上,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 防水层施工
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0.5的比例搅拌均匀,涂刷厚度要均匀一致,涂刷量以0.8~1.0kg/m2为宜。在第一层涂膜固化24h以后,再按上述配比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