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财务内部审计)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农业部令第11号

(1992年5月12日农业部令第11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的审计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国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指导机构,是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审计业务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的指导。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的审计工作。

第四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建立审计机构的,由其负责合作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审计机构的,由乡(包括镇,下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计机构负责其审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审计机构和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审计机构统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 第五条凡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的,都应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应当经过考核,发给审计证,凭证开展审计工作。

第六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二章审计范围和任务

第七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范围: (一)乡合作经济组织; (二)村、组合作经济组织;

(三)村和联村合作基金会等集体融资组织。

乡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按照1990年农业部令第17号《乡镇企业系统内部审计暂行规定》执行。

第八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对前条所列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资金、财产的验证和使用管理情况; (二)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四)承包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五)收益(利润)分配情况;

(六)村(社)提留(或承包费)、乡统筹费和其它集体专项资金的预算、提取和使用情况;

(七)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使用情况;

(八)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目标和离任经济责任; (九)侵占集体财产等损害合作经济组织利益的行为; (十)乡经营管理站代管的集体资金管理情况;

(十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集体融资组织的资金收支、分配情况及其经济效益;

(十二)当地人民政府、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委托的其它审计事项。

第九条县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审计机构对乡合作基金会等集体融资组织进行审计。

第十条家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对同级人民政府所辖区域内使用乡统筹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单位的使用情况及有关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章审计职权

第十一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有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和提供财务计划、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帐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

(三)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损害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有权制止; (五)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有权采取封存有关帐册、资产等临时措施。

第十二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四章审计程序

第十三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和工作方案。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机构确定审计事项后,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

(财务内部审计)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农业部令第11号(1992年5月12日农业部令第1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的审计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jp31n69l0vngk58yua7wp9920czo00zw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