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检测:专题1 检测 (B)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1检测(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B.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末端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限制酶能任意切割DNA分子,从而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D.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限制酶存在于许多原核生物中,可以从中提取。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产生的末端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别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解析]: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要符合载体的含有标记基因、多个酶切位点、能够复制等多个条件。基因工程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且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答案]:D

3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是( )

A.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载体、受体细胞

[解析]: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目的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受体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是载体。 [答案]:A

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现已将决定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基因为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答案]:C

5下图为基因表达载体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D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部位 B.乙表示终止密码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过程停止 C.丙表示目的基因,其作用是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D.复制原点的存在有利于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扩增

[解析]:甲表示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A项错误;乙为终止子,并非终止密码,B项错误;丙为标记基因,不是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应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C项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C.它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解析]: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只可以恢复双链DNA片段间的磷酸二酯键,氢键是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不需要酶的催化形成。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DNA片段上。酶都是催化剂,不作为反应物,可被反复使用。 [答案]:A

7下表所示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限制酶 名称 BamHⅠ EcoRⅠ HindⅡ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G↓GATCC C↓AATTC GTY↓RAC 限制酶名称 KpnⅠ Sau3AⅠ SmaⅠ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GGTAC↓C ↓GATC CCC↓GGG 注:Y=C或T,R=A或G。

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 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HindⅡ能识别4种不同的核苷酸序列,D项错误;Sau3AⅠ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外部,B项错误;BamHⅠ酶与Sau3AⅠ酶切割后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C项错误;SmaⅠ酶切割后产生的是平末端,A项正确。 [答案]:A

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

B.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 C.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 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解析]: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末端延伸DNA而不能延伸RN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打断DNA;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答案]:C

9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解析]:过程①中通过逆转录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但该目的基因不存在内含子和非编码序列,因此不能用于比目鱼的基因组测序;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的能表达的新基因可能不再是抗冻基因;利用农杆菌的目的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而不是筛选重组质粒;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成功导入了目的基因,但不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全表达。 [答案]:B

10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 ) 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抗原 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 C.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包括抗原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解析]: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基因疫苗,其本质是DNA,导入机体后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抗原蛋白,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A、C两项错误。当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项错误。该疫苗是以基因表达载体的形式导入机体的,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D项正确。 [答案]:D

11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细胞质DNA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参与,A项错误;携带外源DNA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B项错误;抗虫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表达才能使其表现出抗虫性状,C项错误;植株抗虫性状的出现是由于获得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重组导致的可遗传变异,D项正确。 [答案]:D

1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DNA聚合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解析]:由mRNA获得DNA的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A项错误。过程②表示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不需要解旋酶,通过控制温度达到解旋的目的,B项错误。过程③感受态的大肠杆菌是使用CaCl2溶液处理得到的,C项错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D项正确。 [答案]:D

1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内容。每种限制酶分别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故A项错误。PCR技术中温度在90~95 ℃时,DNA解旋为单链;温度为55~60 ℃时,引物与作为模板的单链DNA上特定部位相互配对并结合;温度为70~75 ℃时,4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故B项错误。作为标记基因的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4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故C项错误。抗虫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也未必能正常表达,是否表达需要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的检测和鉴定,故D项正确。 [答案]:D

14来自宿主植物的信使RNA进入根瘤菌菌体,并在菌体内翻译合成了“豆血红蛋白”。当豌豆被不同种的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相同的豆血红蛋白;当豌豆与蚕豆分别被同一种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异。对于上述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相同

B.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 C.不同种根瘤菌侵染豌豆时,影响豆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不同 D.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

[解析]:通过对题述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不同,导致合成的信使RNA也不同,最终合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别;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合成的豆血红蛋白都相同,说明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代谢越旺盛,合成的豆血红蛋白越多。 [答案]:B

1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治疗遵循基因突变的原理

B.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在一起,需要用到两种工具酶 C.基因工程技术可从根本上改变作物特性

D.即使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也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就一定成功

[解析]: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 [答案]:A

1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对DNA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当用它处理环状DNA分子时,可形成 ( )

A.两端相同的线性DNA,有黏性末端 B.两端相同的线性DNA,无黏性末端

C.两端不同的线性DNA,一端有黏性末端,一端无黏性末端 D.两种末端无法判断

[解析]:限制酶EcoRⅠ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进行切割,产生黏性末端;用该酶处理环状DNA时,会形成两端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线性DNA,黏性末端为AATTC—G—。 [答案]:A

1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B.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D.基本原理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

[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同生物的DNA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是基因工程赖以完成的基础。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5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检测:专题1 检测 (B)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1检测(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B.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末端能够进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jlb2ia7l77xpo5846y5ap1c1kzfj00qd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