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4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
CPU,减少CPU等
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充分利用存储器
44. 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 ),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 B.用户数越多 C.后备队列 D.用户数越少
45. 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
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
B. 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 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使用 D. 与系统的命令一样
46. 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 优先数法 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 定时轮转法 47、若一个系统内存有64MB,处理器是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MB 48.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 A.可由CPU
B.必须在CPU访问之前移入内
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 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49、一个40G的硬盘,块的大小为1K,其FAT要占( )空间。
A.100M B.120M C.140M D.160M 50. 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
A.文件目录 B.目录文件 C.逻辑结构 D.逻辑空间
51. 文件的存储方法依赖于( )。 A.文件的物理结构 B.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的特性 C.A
和B D.文件的逻辑
52. 使用绝对路径名访问文件是从(C )开始按目录结构访问某个文件。 A.当前目录 B.用户主目录 C.根目录 D.父目录
53. 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 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
据文件的目录
54. 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 )。 A.流式文件 B. 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 D.有序文件
55. 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 A.字符流式文件 B. 档案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56. 逻辑文件是( )的文件组织形式。 A.在外部设备上 B.从用户观点看 C.虚拟存储 D.目录
57、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58、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地址空间的划分问题。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1][2],静态重定位由[3]实现,动态重定位由[4]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
[1]C、[2] D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
[3]D、[4] A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 D 连接装入程序 E 调试程序 F 编译程序 G 解释程序
(说明: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的作用是将源程序变为机器语言指令;调试程序是进行程序调试的一种工具。执行程序是可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机器代码程序。) 59、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
A.输入输出中断 B. 时钟中断 C.越界中断 D. 缺页中断; 60、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61、虚拟存储技术是( )。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62、 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
A.可由CPU B.必须在
CPU访问之前移入内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 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63、段页式存储管理汲取了页式管理和段式管理的长处,其实现原理结合了页式和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 )。
A、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物理存储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用户地址空间。
B、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用户
地址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物理
存储空间。
C、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主存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辅存空间。
D、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辅存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主存空间。
64、(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 B.页式 C.固定分区 D.段页式 65、(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一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B.分段C.分页D.分段和段页式 66、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 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
页先淘汰
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以后再也不用的也先淘汰
67、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次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68、碎片现象的存在使得( )。 A.内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 内存空间利用率提高 C.内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 内存空间利用率不影响
69、当内存碎片容量大于某一作业所申请的内存容量时,( )。
A、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B、不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C、拼接后,可以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D、一定能够为这一作业分配内存 70、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外部设备和[1],设备按照信息的传递特性可分为[2]和[3]。设备管理的主要程序之一是设备分配程序,当进程请求在内存和外设之间传送信息时,设备分配程序分配设备的过程通常是[4]。 [1]: A、提高外设和主机的利用率 B、提高内存和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2]C[3]D: A、块设备 B、字符设备 C、独占设备 D、虚拟设备
[4]:A、分时系统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多处理机系统 75、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 )。
B 中进行
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D 中进行
80. 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的。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
81. 在存取文件时,如果是利用给定的记录键值对链表或线性表进行检索,以找到指定记录的物理地址,则上述文件分别称为
B
或 C ;如果可根据给定的记录健值直接获得指定记录物理地址,则把这种文件称为
供选择的答案:
[1]:A、提高CPU利用率 B、提供接口 C、方便用户 D、实现虚拟设备 [2]: A、块设备 B、存储设备 C、独立设备 D、虚拟设备
[3]: A、共享设备 B、输入输出设备 C、系统设备 D、字符设备 [4]: A、先分配设备,再分配控制
器,最后分配通道
B、先分配控制器,再分配设备,最后分配通道
C、先分配通道,再分配设备,最后分配控制器
D、先分配通道,再分配控制器,最后分配设备
71、通道是一种( )。 A.I/O端口 B.数据通道 C.I/O
专用处理机 D.软件工具 72、缓冲技术用于( )。
A、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
度
B、提供主、辅存接口 C、提高设备利用率 D、扩充相对地址空间
73、采用SPOOLing技术的目的是( )。 A.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 B.提高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74、采用假脱机技术的目的是[1]。假脱机技术是将输入输出控制工作大部分交由相应的通道来承担,利用磁盘作为后援存储器,实现了外设同时联机操作,使得[2]成为[3],减少了对频繁使用外设的压力,但假脱机技术一般不适用于[4]。 供选择的答案:
A.物理设备名 B.逻辑设备名 C.虚拟设备名 D.设备牌号 76.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B ;允许多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
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A ;在 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
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在IBM-PC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 D 。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微机操作系统; E: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F:分布式操作系统 77. 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 B ;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 E ,为能实现人机交互作用应采用 C ,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及交互作业用户都比较满意时,应采用 D 。
A: FCFS调度算法;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C:时间片轮转法;D: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E: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F:响应比优先算法。
78. 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 (1) 和 (2) 。
(1)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C:作业调度不当;D:资源的独占性。 (2) A: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B:进程调度不当;
C:系统中进程太多;D:CPU运行太快。 79. 通道是一种特殊的 (1) ,具有 (2) 能力。
(1) A:I /O 设备;B:设备控制器;C:处
理机;D:I / O控制器。 (2) A:执行 I / O指令集;B:执行CPU
指令集;C:传输I / O 命令;D:运行I / O进程。
D 。
A:顺序文件;B:串联文件; C:索引文件;D:直接文件。
82. 文件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 A ,它主要是通过目录管理功能实现的,文件系统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标是 D 。
A:按名存取;B:文件共享;C:文件保护;D: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E:提高I / O速度;F: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83. 在设备管理中为了提高I/O速度和设备利用率,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 A:设备分配 B:缓冲管理 C:设备独立性 D:虚拟设备
84.在UNIX 系统中对空闲磁盘空间管理的方法是 。
A:位示图 B:空闲空间链
C:成组链接法 D:空闲表
85.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 。
A:内存分配 B:置换算法
C:请求调页(段) D:对换空间管理
86 .我们把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论述,正确的论述为 。 A:对临界资源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的。 B:只要能使程序并发执行,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便可对临界资源实现共享。
C:为临界资源配上相应的设备控制块后,便能被共享。
D: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
方式,来实现共享。
87. 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 C ;在执行V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 B 。 A:不变; B:加1; C:减1; D:加
指定数值; E:减指定数值。
88.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地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 C ;能使
(1) A:系统文件目录 B:主目录 C:
减1的情况是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基本文件目录 D:根目录
(2) A:用户文件目录 B:符号目录 93.在树型目录结构中,对某文件的首次访问通常都采用 C ,文件被打开后,对文件的访问采用 D 。
A:文件符号名;B: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名; C:从当前目录开始的路径名; D:用户文件描述符
94. 在UNIX系统中,复制文件采用的命令为 。 A:cp B:mv
C:rm
D:copy
95.假定磁盘的大小为1K,对于1.2MB的软盘,FAT需占用 (1) 的存储空间;的存储空间。
(1)A:1KB B:1.5KB C:1.8KB D:2.4KB (2)A:100KB C:200KB 正确的。
A.“管理资源的程序”
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 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
B:150KB D:250KB
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较均匀的算法是 C:基本文件目录 D:当前目录
D ;每次分配时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
小的空闲区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 A 。
A:最佳适应算法; B:最坏适应算法; C:首次适应算法; D:循环适应算法; 89. 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下述四种情况: (1) 释放区与插入点前一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 C ;
(2) 释放区与插入点的后一分区F2相邻接,此时应 D ;
(3) 释放区不与F1和F2相邻接,此时应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00.如果进程需要读取磁盘上的多个连续的数据块, 数据传送方式的效率最高。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B.中断控制方式 C.DMA方式 A. 命名
D.通道方式
101.使用文件之前必须先 文件。
B. 打开
C. 建立 D. 备份
102.若干个等待访问磁盘者依次要访问的磁位于40号柱面,若用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磁盘调度算法,则访问序列为: B ;若用扫描算法(当前磁头移动的方向为磁道递增),则访问序列为: C 。 A. 20,44,40,4,80,12,76 B. 40,44,20,12,4,76,80 C. 40,44,76,80,20,12,4 D. 40,44,76,80,4,12,20
103.如果一个磁盘的容量为40G,盘块的大小为4K,那么该磁盘的FAT大小为: 。
104. 在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分区按 A 顺序链接成空闲分区链;在最佳适应算法中是按 C 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 A.空闲区首址递增; B.空闲区首址递减; C.空闲区大小递增; D.空闲区大小递减。
A 。
A:为回收区建立一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下和始址;
B: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不做任何改变;
C: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修改新表项的大小;
D: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始址。
E: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始址。
90. 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和 (1) ,不剥夺条件和 (2) 。
(1) A:请求和阻塞条件; B:请求和释放条件;C:请求和保持条件;D:释放和阻塞条件;E:释放和请求条件。
(2) A:线性增长条件;B:环路条件;C:有序请求条件;D:无序请求条件。 91. 按逻辑结构可把文件分为 对于100MB的硬盘,FAT需占用 (2) 道为 20,44,40,4,80,12,76,当前磁头
96. 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 是不
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
共同限制。
97.对于一个文件的访问,常由 A 20M B.25M C.30M D.35M .
A. 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属性
B.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优先级 C. 优先级和文件属性 D.文件属性和口令
98.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 A.2 B.1
E 和
F 两类。
A:读,写文件;B:只读文件;C:索引文件;D:链式文件;
E:记录式文件;F:流式文件。
92.利用基本文件目录法实现文件共享,文件系统必须设置一个(1) ,每个用户都应具有一个 (2) 。
三、判断题
C.3
D.0.5
99.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
(√)4.树型目录结构能够解决文件重名问题。 (√)5.原语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操作。
(√)6.通道一旦被启动就能独立于CPU运行,这样可使CPU和通道并行操作。
(√)7.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3.用户为每个自己的进程创建PCB,并控制进程的执行过程。
(×)8.位示图方法可用于磁盘的调度管理。
(×)9.虚拟设备是指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换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它通过逻辑设备表来实现的。
(×)10.页式管理易于实现不同进程间的信息共享。
(√)11.在虚拟存储方式下,程序员编制程序时不必考虑主存的容量,但系统的吞吐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存储器的容量; (×)12.可重定位分区管理可以对作业分配不连续的内存单元; (√)13.采用动态重定位技术的系统,目标程序可以不经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
(×)14.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作业可以占用不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段式存储管理,一个作业则是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 (×)15.线程是最小的拥有资源的单位。
(√)16.文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按名存取。
(×)17.存取控制表是每个用户一张,表明该用户对不同文件的存取权限。
(×)18.SPOOLing技术可以解决进程使用设备死锁问题。
(×)19.对于一个具有三级索引表的文件,存取一个记录需要访问三次磁盘。
(√)20.在I/O控制的多种方式中,传输速率高,对主机影响少的方式最好。
(×)21.进程可以删除自己的PCB表。
(×)22.可重定位分区法能够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 (×)23.单级目录结构能够解决文件重名问题。
(×)24.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的大小是可以不相等的。 (√)25.执行原语时不会响应任何中断。
(√)26.段页式管理实现了段式、页式两种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 (√)27.对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访问方式来实现共享。 (×)28.文件系统中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是记录。
(×)29.外存对换空间保存的是虚拟内存管理系统调出的程序。 (√)30.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四 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 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
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End
Else unlock interrupts;
End
13.链接文件
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件地址指针”便指向存放该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编号。 14.快表
采用联想存储器加快查表速度 ,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个高速,小容量、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联想存储器,构成快表,存放正运行的作业的当前页号和块号。 在快表中找到,直接进行地址转换;未找到,则在主存页表继续查找,并把查到的页号和块号放入联想存储器的空闲单元中,如没有,淘汰最先装入的页号。
15.虚拟存储器
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从用户观点看,虚拟存储器具有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容量。这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五 问答题
1.在单处理机环境下,进程间有哪几种通信方式,是如何实现的?
1. 作业调度:从一批后备作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业,给它们分配资源,建立进程,挂入就绪队列。执行完后,回收资源。 进程调度:从就绪进程队列中根据某个策略选取一个进程,使之占用CPU。
交换调度: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将外存交换区中的进程调入内存,把内存中的非执行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中。
2.设备管理中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简述如何实现的。
2. 程序直接控制:由用户进程来直接控制内存或CPU和外设间的信息传送。
中断方式:进程通过CPU发出指令启动外设,该进程阻塞。当输入完成时,I/O控制器通过中断请求线向CPU发出中断信号,CPU进行中断处理。
DMA方式:在外设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
通道控制方式:CPU发出启动指令,指出通道相应的操作和I/O 设备,该指令就可启动通道并使该通道从内存中调出相应的通道指令执行。
3.简述进程的几种状态和引起状态转换的典型原因,以及相关的操作原语。
3. 进程的基本状态有:新、就绪,阻塞,执行、挂起和终止六种。
新到就绪:交换,创建原语
就绪到执行:进程调度
执行到阻塞:I/O请求,阻塞原语
阻塞到就绪:I/O完成,唤醒原语 执行到就绪:时间片完 阻塞到挂起:挂起原语 挂起到就绪:唤醒原语
执行到终止:进程执行完毕
4.什么是段式存储管理?它从逻辑地址到物
理地址是怎么变换的?
4.把程序按内容或构成关系分成段,每段有自己的名字。一个用户作业或进程包含的段对应于一个二维虚拟储存器。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然后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只将那些经常访问的段驻留内存,其他的段放在外存,待需要时自动调入。
地址变换过程:由虚地址中的段号为索引,查段表。找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并将其和段内地址相加,从而得到物理地址。
5.什么是请求页式管理?能满足用户哪些需要?
答:请求页式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将逻辑地址空间分成大小相同的页,将存储地址空间分块,页和块的大小相等,通过页表进行管理。页式系统的逻辑地址分为页号和页内位移量。页表包括页号和块号数据项,它们一一对应。根据逻辑空间的页号,查找页表对应项找到对应的块号,块号乘以块长,加上位移量就形成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每个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是连续的,重定位到内存空间后就不一定连续了。
此外,页表中还包括特征位(指示该页面是否在内存中)、外存地址、修改位(该页的内容在内存中是否修改过)等。
页式存储管理在动态地址转换过程中需要确定某一页是否已经调入主存。若调入主存,则可直接将虚地址转换为实地址,如果该页未调入主存,则产生缺页中断,以装入所需的页。
页式存储管理将不常用的页面调出内存,使内存的利用率高;虚拟的容量大,用户不必担心内存不够;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有效地解决了“碎片”问题。
6.在段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是如何实现程序共享的?
6.在系统内设置有系统段表,用户段表指向系统段表,系统段表内有当前共享的用户数。
当用户进程调入一个程序段之前,先查找系统段表,如果所需段存在,则将共享用户数加一,在将此段登记在用户进程段表中。当进程退出时,共享计数减一,最后一个用户删除共享代码段。
7.试比较内存管理和外存管理的异同点. 答:主要任务: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外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文件提供存储空间。 基本功能:内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包含了内存空间的分配、回收、内存保护、对换、内存扩充等方面;而对外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则只是对外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分配方式:它们都可采用连续分配或离散分配方式,且都以离散分配方式为主。 分配算法或机制:对于连续分配方式,内存与外存管理中的分配和回收算法类似,主要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等;在离散分配方式中,两者采用的机制不同,内存管理主要是利用页(段)表;而在外存管理中,则主要利用文件分配表FAT。
8.SPOOLing的含义是什么?试述SPOOLing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控制过程。 答:SPOOLing是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 (即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的缩写,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假脱机技术”。
SPOOLing技术是在通道技术和多道程序设计基础上产生的,它由主机和相应的通道共同承担作业的输入输出工作,利用磁盘作为后援存储器,实现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 SPOOLing系统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的进程以及输入井、输出井组成;它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9.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能否将生产者进程的wait(empty)和wait(mutex)语句互换,为什么?
不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