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⑤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
⑥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⑦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⑧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
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达尔文找到了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曾有过不
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
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14. 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5.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五、语言文字的运用(10分)
16. 某市交通标语已经历了三次变脸:由以说教为主,较严肃呆板的“严禁酒后驾车”等,变到更多地使用提示性语言,以及“请”、“您”等敬语的“请系好安全带”、“交警提醒您不要横穿公路”等。第三次变脸则更注重人性化、亲和力。
请写一条具有人性化、亲和力特点的交通标语(运用对偶或排比的方法)。(3分) 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 1 )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2分) (2) 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六、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作。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宋·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但一片、丹心如故。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明·袁宏道《馀杭雨》诗:“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黄宗英《大雁情》:“我移开视线,看见城堞边站着一个姑娘,她凝神眺望着向北飞去的大雁。”
王西彦《古屋》:“我几乎为这多彩的晚景迷惑住了。我近于忘情地眺望着。” ……
眺者,远望也;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也指观看、观赏。请以“眺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套作,不抄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八中2024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分)(1)猿猱欲度愁攀援、假舟楫者(2)一去紫台连朔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间关莺语花底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蓝田日暖玉生烟、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2、(2分)D。“布”根据句意,应该解释为“布施、施与”。
3、(2分)C.都是代词,“他”的意思。A项前一个“于”是“比”的意思,后一个“于”是“向”的意思。B项前一个“则”是“却”的意思,后一个“则”是“就”的意思。D项前一个“之”是“的”的意思,后一个“之”是主谓插之,无义。
4、(3分)B.本题A、C、D三项的分析概括都是正确的。B项“被迫放弃这一想法”是针对原文“而弗复任焉”说的,原文的意思是“但不再重用他”,意思不同。
5、(10分)(1)到任后,高祖欣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4分) (2)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3分)
(3)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去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3分)
6、(4分)(1)“春阴垂野草青青”写的是暗景,色调暗淡: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给人以压抑之感。“时见幽花一树明”写的是明景,色彩清新: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给人一种轻松、舒畅、振奋之感。(2分)(2)这两句写泊舟看潮,诗人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安闲自在,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表达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分)
7、(5分)B.曹操亲率精锐,烧毁袁军的粮草。D.他搀扶女儿用餐,甚至不让公证人对女儿明言
8、(5分)(1)司马懿率军取街亭,马谡立军令状守街亭,他不听王平建议,扎营山顶,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兵直取西城,诸葛亮用空城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战后马谡自缚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挥泪斩马谡。
(2)庭长是德·蓬风。他拿着欧也妮的一百五十万法郎的股票去巴黎,找到格拉桑先生,让格拉桑先生把欧也妮叔父所欠的债连本带利还清。然后,把还债的总收据和所有债券一齐交给夏尔(查理),并把欧也妮写的信和装着梳妆盒的箱子也交给夏尔(查理)。
9、(6分)(1)(B )(“凡事都要讲和谐”与下文的主张相违背。)(3分)(2)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别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对事情的看法却不盲目附和:而小人习惯于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不讲求原则,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德文态度、“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3分)
10.(5分)A E(A 原文中有“似乎”二字。E“各种消费”错,原文“但这种消费是指必需.正当和合理的消费,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
11.(3分)因为消费从来就不是单纯地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心理上的需求,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
12. (4分)不矛盾。(1分)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节俭” 并不是一味地讲求清苦贫困,而是要人们能省则省.该用则用。(1分)消费是健康.科学而有序的,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还应提高消费品质。(1分)在经济寒潮面前,从根本上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实行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是十分正确的。要促进消费还要注重“节俭”,对国计民生有利。
13、(1) (5分)D、 A。 选项中B、C和E三项是错误的。B项说“在创立进化论之前,达尔文找到了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不符合原文,他是为了寻找理论才有猜想和假设。C项错误地把达尔文“确信进化论的发生”说成受了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启发,而原文中说1837年7月达尔文开始记“递变”的笔记时,就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了。对“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也是“早就认识到”的。E项的理解有些张冠李戴,“凭着不懈努力……追求真理的人”,出自原文的第4段,而原文中这句话说的是“通常的科学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这样的,这里说的不是达尔文。在几个正确选项里,存在着对传记内容理解上的难易深浅之别,所以答案也以此分别赋分。
14、(4分)【参考答案】 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是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③他的进化论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试题解析】 解答这个题只要注意到第4段开头的“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一句的提示,顺着这个提示往下看,注意这一段最后“通常的解释就是……这需要时间”一段话,注意第5段“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一段话,再注意到第6段“这些笔记中包含了……最深刻的传统了”一段话,把这几段话分别加以概括,就可以了。
15、(6分)【参考答案】 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评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作者认为,有了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
【试题解析】 这是针对一个可以做多种理解的句子而命制的探究题。“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个句子的前文涉及到了达尔文、阿瑟·柯依斯勒和“我”(作者)三个不同的人,从这三个人的角度理解“疑惑”和“知识”,其含义就大不相同。回答这个题要注意的是有了观点后,能够联系全文进行合理论述,找出充分的理由。
16、(3分)答案示例1:你慢一点我慢一点,文明的步伐快一点。
答案示例2:安全是父母的寄托,安全是妻子的企盼,安全是朋友的祝福,安全是儿女的心愿。
17、(7分)( 1 )(2分) 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 2 )(5分) 答案示例1: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陶冶情操,磨砺意志,传承文化;但老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
答案示例2: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阅读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书;但只凭兴趣爱好阅读,不利全面发展,所以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外,还要扩大阅读面,加强对经典的阅读。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县人。年少时就被亲戚赵伯符所了解。孙谦17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公事有才能著称。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暂时寄居在历阳,亲自耕作以养活弟弟妹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出任句容县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用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压服。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随他赴任。孙谦说:“蛮人不归顺,是由于对待他们缺少一定的准则,哪里用得着兵丁服役,来耗费国家的资财呢。”他坚决推辞不受。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一一抚慰,晓之以理,把他们送回去,对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本由吏民承担的官员俸禄,都免除不收。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烦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等待判决的囚犯。到他离职时,百姓因为他在职时不受礼物,装载缣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但他拒不接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棚居住。齐明帝在密谋废立时,想用孙谦为亲信,让他兼任卫尉,给他甲士百人。他不愿置身权力斗争当中,就自行遣散甲士,明帝虽然没有怪罪他,但也不再重用他了。梁武帝天监六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年龄已衰老,但他还是勉力处理政务,官吏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起先,郡中经常有老虎伤人,他来到后,就不见老虎的痕迹。到他离职的那天夜里,老虎又出来伤害居民。孙谦担任郡县官时,常努力鼓励督促百姓进行耕作养蚕,务必使地尽其利,因此,收入常比邻境为多。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到任后,
高祖欣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担任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梁武帝笑着说:“我使用你的智慧,不使用你的力气。”孙谦自年轻到老年,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他生活俭素,夏天没有床帐,但晚上睡觉却没有蚊虫来叮咬,别人都很惊奇。他年过九十,但身体强壮,与五十岁的人相仿,每次朝会,他都比众人先到公门。他努力实行仁义,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一般人。他的堂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的起居情况。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送回娘家。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刘融去世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他死于任上,死时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