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育结合探讨
概要:教育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爱”的传播,我们面对学生时,要心中充满爱,用我们的真心、真情感动学生,真正地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了我是如何进行的爱的教育,与各位分享。
一、挖掘文本,传承传统文化
课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我们讲解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教材中知识点的呈现。我们对学生的讲解要充分尊重课本,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讲解中教育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文本挖掘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点,在对知识点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将课外知识适时引入,这样的做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拓展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多。
在教学必修三第9课《劝学》时,这是非常经典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掌握和回味,比如,其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餐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等等,这些语句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教学。古人已经领悟出学习能够使人更加聪明,提升品德修养,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学习。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并且说明有什么寓意,从中可以领悟出怎样的道理。同时,我也会联系课外知识,将其中的语句与相似的课外语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时能够合理使用。有时,我也会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在班级内部开展从自身做起的全员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
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具备的品质。我们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时,不只是传播的任务,也要将德育教育充分地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理解,运用自身。文本的挖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爱和智慧面对学生。
二、賞析词句,感悟美好人性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触古诗词,而小学的要求比较宽松,只要对古诗词能流利背诵,其中的重点内容能够掌握即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对古诗词进行比较深入的赏析,要更加深刻的对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体会。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针对古诗词中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词带领学生们进行细细的揣摩,用对词句的赏析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美好。
例如:在讲解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中的《锦瑟》时,这是李商隐的一篇著名诗歌,在诗歌中蕴藏着李商隐对人世间的“深情”与“痴情”的另一种阐述。在这篇诗歌中,李商隐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在古代诗歌中颇具影响力。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会诗中的情感,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细节上对诗词进行揣度:“同学们,通过对诗词的阅读,大家能够体会到什么情感?”“作者的悲伤、孤独。”学生回答得非常正确。接着我又进行提问:“你从哪些字词句中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举出例子。”“在首联中,‘思’字上体现出作者思念灿烂的岁月和锦绣的年华,意在指出自身的伤感情绪。”对细节的理解,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把握。通过对学生细节上的引导和锻炼,使学生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诗词中最真实的情感进行深度的挖掘。然而我在讲课时,也会在讲解的最后将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诗歌虽然伤感,我们却从中意识到人生年华,要懂得珍惜”。让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每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
古诗词一般以短小精悍而为显著特征,短短的几句话能够蕴藏作者非常的情感。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够真情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掌握了准确体会情感这项技能后,就能对大部分的诗词进行瞄准和定位,进而增进对其他类型文章的拓展和分析。
三、联系生活,体悟感人亲情
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蕴藏知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而前些年的教育多以学校讲解为主,只有少部分知识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在本人的教学中,针对课本上的知识,我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正确对待身边的亲情、友情以及其他思想感情。
高中生对情感已经有一部分的体验和感受,但不完整,处于情感的逐渐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应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活学生的各种情感。比如,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学生要友善他人,尊重师长,感恩父母;高中阶段,我们同样要教育学生这些,不过增加了让学生体验的时间。比如,在讲解必修4第三单元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整篇课文都在论述着爱的思想与爱的表现,文章看似比较难理解,我没有让学生直接来理解,而是在讲解每个自然段或者重点语句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同时,我还留了一些让学生进行感受的任务:学生选取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回到家里把自己观察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来进行体会,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与父母间的亲情,达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爱”的教育下,我们对学生用心引导,学生会理解老师的用意,进而积极配合,真正地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技能。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联系生活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仁”才。
四、组织实践,升华责任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学习任务比较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进行书本学习,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使得他们在实践上的经验累积得非常少,只会“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视,经常会在教学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学生产生责任意识。
学古诗可以使学生感受古人的襟袍与睿智,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而实践则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和具备责任与担当。比如,在班级内部的活动中,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各司其责,责任到位到人。出现失误或者任务没有达成时,直接追究小组和个人的责任。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正确理解自身的处境,做一个尽职尽责的人。
我们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一种联系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责任,也让学生得到综合的提升。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水滴般的不断渗透,用实例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教育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爱”的传播。我们面对学生时,要心中充满爱,用我们的真心、真情感动学生,真正地教会学生一些知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敏.爱的教育让高中语文课堂更有滋味[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1):16-16.
[2]李锡林.在语文教学中强化爱的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34):69-70.
[3]张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爱的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5(6):172-172.
[4]罗有岩.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新型语文课堂[J].云南教育,2004(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