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一品”优质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实施有效德育,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内涵,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和班级个性发展,构建优质特色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在全校开展“一班一品”的创建活动。
二、总体目标
开展“一班一品”创建活动,通过个性化的特色班级建设,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努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自我教育、特色教育、实效教育的空间,让学生们在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亲自参与制定班规、班训,打造班级文化环境、制定实施方案等,开展品牌班级的争创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增强集体荣辱感,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全校形成健康向上、秩序井然,生动活泼的喜人景象。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吴艳瑾
副组长:丁怡、乔洪波、胡昊、沈卫红、丁宏伟、陈燕
组 员:崔俊刚、蒋春花、罗美萍、金慧峰、司马青松、史冬霞、严亦飞、冯亮、朱华燕、段海燕、沈雪玲、全体班主任
四、创建内容
选取一个特色主题项目,可以从观念意识,行为活动、学习习惯、能力培养、才艺特长等方面确定创建目标和内容,形成创建主题。
1.行为规范特色:包括仪容仪表特色、环境卫生特色、班级活动特色。如:文明礼仪特色班、学雷锋特色班、安全文明特色班、卫生清洁示范班等。
2.学习、才艺特色:阅读写作、英语、琴、棋、书、画特色班级、球类特色、健体特色、国学特色等。
3.班级文化特色:温馨教室创建、书香班级、爱心班级、诚信班级、感恩班级、绿色环保班等主题特色。
各班可以根据以上项目选择,也可另行确定班级特色,各班特色项目的确定要以立足普及、鼓励参与,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实效为原则。
五、创建标准
1.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特色训练的主题,并且按照主题按时开展活动。活动有记录、有台帐,有成效。
2.学生有良好的习惯,班级内普及推广,形成集体氛围,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班级特色外显效果突出,能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成绩好。
4.每学期能够邀请学校的领导参加班级特色汇报主题会,或在合适的时候向家长、社会开放。
六、实施步骤
要把“一班一品”的创建工作贯穿于本学期的班级工作中,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做下去。学校对申报“一班一品”的班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都对创建班级的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创建工作的持续有效。本学期的创建工作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1.期初组织申报。(9月1—9月30日)
根据活动方案的精神,各班根据学生特点与特长,结合班集体在日常管理或活动中形成的优势内容,召开班委会讨论确定,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本班的创建特色,制定相应创建目标与创建方案(名称、口号、目标、具体措施),并填写申报表,经学校审查合格后进行创建实施。
2.实施创建(10月1日—12月20日)
确立创建目标后,各班在组织日常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时,应将“一班一品、一班一特”的创建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创建过程中要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吸纳学生意见,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特色创建达到班级自我管理的目的。在开展创建活动的同时,要注意积累各种相关活动资料,如“班级成长故事”“作品集”“各种展览展示”“特色班级主题班会教案记录”“精彩瞬间”照片等系列材料,做到活动有记录、有台帐,有成效。这些资料还要和班级主页建设相结合,将活动资料及时在班级主页中晒晒,提高资料的传阅性,加大宣传力度。
3.期末审核阶段(12月21日—1月30日)
制定“一班一品”评选标准。通过班级自评、学校评议等方式,对各“一班一品”的创建情况进行评审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