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湾海上箱网养殖发
展经验之探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南台湾海上箱网养殖发展经验之探讨
胡以祥
【摘要】在全球远洋与近海的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下,海上箱网养殖的重要性与产量已逐渐增加,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食品营养来源,也能防止陆上渔塭养殖所造成严重地层下陷的问题。台湾在过去数十年已有相当丰富的发展经验,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台湾的海上箱网养殖产业在2004年攀上高峰,但随即在2005年跌落谷底,本研究则对其成因与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经由本研究的探讨,也可知台湾箱网养殖产业实力与基础科学研究还有相当之水准,并已有全球生鲜食品的行销经验,因此还能掌握后续的发展机会。
本研究运用文献探讨及田野调查方式,探讨南台湾海上箱网养殖的发展经验,并提出两岸合作发展海上箱网产业的具体建议。归纳出发展箱网养殖的成功因素,包括:应采取大规模海域的整合开发、应注意区位的选择、应有明确的渔业权,且应与当地渔民组织进行整合、应同步发展整体性产业链、应可同步发展海上育乐事业、应利用生物链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箱网事业、应在箱网区邻近海域规划人工鱼礁、应规划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等八项具体配套措施。并建议进一步应整合两岸海洋工程、海洋生物科研组织与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在福建沿海择址规划为生产基地,以规划发展一全新的整合性产业。 【关键词】台湾箱网养殖海洋园区
一、台湾发展水产养殖的背景
台湾陆地幅员有限,向东是全球最广大的太平洋海域,向西则是平缓礁层的台湾海峡,属于寒暖洋流的交会处,因此具有发展箱网养殖的优良条件。台湾从1970年代开始在澎湖地区推动海洋箱网养殖,但由于当时之相关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到1980年代尚局限在澎湖内湾水域进行小规模养殖。1990年代以
后,由于草虾养殖发生病害问题,以及渔塭养殖抽用地下水而造成地层下陷的问题,导致陆上养殖日益困难。另一方面日本、挪威等国的现代化海洋箱网养殖已相当成功,可资借镜。因此台湾产官学一起合作,开始大力推动在澎湖及屏东外海的箱网养殖。
人类从事水产养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期靠捞捕野生鱼苗放养在天然的池沼里,利用天然的饵料进行粗放式的养殖。一直到1960年代以后,利用人工繁殖种苗以及配合饲料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才快速兴起,例如吴郭鱼、鲇鱼、嘉鱲鱼、石斑鱼、鲑鱼、草虾、白虾等的养殖,已成为许多国家养活人民和赚取外汇的重要产业。
台湾在地理位置上虽然受到台风的威胁,但海流、水质、水温等其他环境条件则有利于发展箱网养殖,高水温期较长,也有利于鱼的成长,海流略强则可避免发生赤潮及养殖场老化。因此,近几年来台湾的海洋箱网养殖发展极快,目前主要的养殖种类包括海鲡、龙胆石斑、点带石斑、红魽鱼参、赤鳍笛鲷、黄鱲鱼参、嘉鱲等,年产量约五千五百公吨。
纵观历史,从‘游猎’时代进化到‘畜牧’以及‘农耕’时代,实为人类文明兴起的重要关键。近百年来,由于航海、渔捞的技术进步,使得世界各国渔船大量进行滥捕,甚至以流刺网、焚寄网彻底的毁灭海洋生态;而陆上养殖也多有超抽地下水,导致地层下陷的情形,如今在台湾的云林、嘉义以至于屏东沿海,均已产生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其由少数人获得的些微利益与由整体社会承担的庞大外部成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未来海洋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是从‘捕捞’进化到‘养殖’,从‘陆上’到‘近海’。就如同我们的老祖先从‘游猎’进化到‘畜牧’一样,将会成为
人类文明史的进化里程碑,这也可使人类减少对捕捞渔业的依赖,使得许多海洋生物脱离濒临绝种的命运,以维护海洋物种的多样性。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的报告,全世界的渔业生产由1996年的1.21亿公吨增加至2001年的1.28亿万公吨,但其中捕捞渔业的产量反而由9,300万公吨减少至9,100万公吨,而水产养殖产量则由2,600万公吨增加至3,700万公吨。同时期全世界的人口由57亿增加至61亿,水产品的消费量由8,800万公吨增加至9,900万公吨,每人的年平均食鱼量由15.3公斤增加至16.2公斤。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对水产食品的需求节节上升,但海洋捕捞渔业所能提供的几乎已达极限,今后必须依赖水产养殖才能满足人类对水产食品的广大需求。
世界人口在2030年预估将超过80亿,渔产品的需求将从目前每人每年16公斤,提高至19-20公斤。届时动物性水产品的需求将达到1.6亿吨,而野生资源快速枯竭,捕捞的极限应无法超过1亿吨,因此至少6,000万吨以上的渔产品必须由水产养殖获得。目前水产养殖年产量约为3,700万吨,而陆地的资源快速枯竭,在地球上之人口日增,而可使用之土地递减之情况下,利用广大海域生产人用蛋白质食物之海面水产养殖,已是国际发展最迅速之养殖业,因此海洋养殖势必成为未来渔业之主流。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此拥有广大的水域可供发展海洋养殖。在日本、挪威、智利、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希腊、澳洲以及我国,海洋养殖相当发达。海鲜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优质青魽鱼参、红魽鱼参、嘉鱲鱼、石斑鱼、比目鱼、鲑鱼、黑鲔鱼、赤鳍笛鲷、海鲡、黄鱲鱼参,有不少是海洋箱网养殖的杰作。
箱网由浮框、锚碇以及网袋构成。浮框是浮在水面上的框架,有方形或圆形,用于支撑网袋并兼作工作平台,方形箱网的大小分为10米(长)×10米(宽)×8米(深)、6米×6米×6米、3米×3米×3米等,并串联成多口箱网系统,圆形的有12米(直径)×8米(深)、16米×10米、20米×12米等。使用混凝土块做成的锚碇块,以铁炼、钢丝线、尼龙绳及特多龙绳作系缆绳,牢牢抓住箱网。网袋是鱼儿的天堂,网袋上面加有覆网,以防鱼儿跃出,网袋的网目大小随着鱼的成长而加大。
挪威鲑鱼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养殖工业,在短短三十年之间,靠着科技的管理与协助,开创出一个商机庞大的鲑鱼王国。疫苗的普及使得挪威鲑鱼的存活率达80%以上,更大幅降低了抗生素的用量,使得挪威鲑鱼得以行销全世界,进入最高级的餐厅与家庭,其所建立的完整行销体系与优良的品牌及品质保证,更为所应效法学习的对象。
发展箱网养殖的策略,必须要有宏大的眼光,从种苗科技的领先研究,到箱网设备技术的创新,一直到生产、冷冻物流配销系统的完备,乃至于结合卓越的烹调美食手艺与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受全球消费者欢迎的食品,以创造具有中华美食特色的全球水产食品行销产业。让黑鲔鱼、黄鳍鲔、海鲡、红魽、石斑等鱼种,能够如外国的鲑鱼、鳕鱼一样,深受各国人士喜爱。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物科技则是最有潜力的产业,鱼类种苗科技的发展正是生物科技的重大利基。未来如能辅导鱼类种苗科技进一步发扬光大,辅导养殖业者成长茁壮,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型水产食品公司,进一步将养殖技术经验移转到世界各国,这种知识扩散与经营型态的复制,将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经营模式。
二、2004年台湾发展箱网养殖达到高峰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