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混凝土:地下室底板、承台混凝土等级采用 C3。筏板基础采用C35,地下 室底板、顶板、外墙、水池侧壁、车道侧壁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密实性混凝土,抗掺等级为
P8,屋面采用
P6;
1#8:墙柱:地下室基础 ~10.1m 为 C45 10.100~26.900 为 C4。26.900~66.100 为 C35、 66.100~小屋面为 C30; 二层及以上梁板均为
C30。
2#、3#、5#、6#、8#、9#?:墙柱:地下室基础 ~24.1m为 C35 24.1~小屋面为 C30;
二层及以上梁板均为
C30。
4龈:墙柱:地下室基础 ~10.1m 为 C45 10.100~26.900 为 C4。26.900~66.100 为 C35、 66.100~
小屋面为
C30; 二层以上梁板均为 C30。
7龈:墙柱:地下室基础 ~10.1m 为 C45 10.100~26.900 为 C4。26.900~66.100 为 C35、 66.100~小屋面为 C30; 二层以上梁板均为
C30。
10#楼:墙柱:地下室基础 ~10.1m 为 C45、 10.100~26.900 为 C40、 26.900~66.100
为 C35、 66.100~小屋面为 C30; 二层以上梁板均为 C30。
11#、 12#、 13#、 14#、 15#楼柱梁板均为 C25.
本工程面积较大、范围广,根据本工程的特别,现场的实际情况,除在施工中加以 严格管控,执行有关结构施工规范、规定,强制性条文、规定外,针对结构施工中较常 见的通病,缺陷、麻面、蜂窝、孔洞、混凝土裂缝等,编制修补方案:
二、质量缺陷原因及修补方案 〈一〉 、麻面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与麻点,形成粗糙面,影响外表美观, 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处理方法:
( 1)表面尚需作装饰抹灰的,可不作处理。
( 2)表面不再作装饰的,应在麻面部分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 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使颜色一致。修补完后,应用土工布包裹进行保湿养护。
〈二〉 、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
裹。
2、处理方法:
(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 护。
( 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 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三〉 、蜂窝
1: 2 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
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大量
空隙、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受到削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2、处理方法:
( 1)对小蜂窝,用水洗刷干净后,用
1: 2 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刷洗干净后支模,
( 2) 对较大蜂窝, 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 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四〉 、孔洞
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窟窿,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空隙
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处理方法:
( 1)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 应会同监理、 建设、 设计单位共同察看孔洞的具体位置, 商定研究,制定修补或补强度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 2)一般孔洞处理方法是: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 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 土仔细分层浇筑, 强力捣实, 并养护。 突出结构面的混凝土, 表面用 1: 2水泥砂浆抹光。
〈五〉 、混凝土裂缝
裂缝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常遇的一种质量通病。裂缝的类型甚多,按产生的原因有: 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物理因素(包括湿度、 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冻胀等)引起的裂缝;化学因素(包括钢筋锈蚀、化学反应膨 胀等)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如脱模撞击、养护等)引起的裂缝。按裂缝的方向、形 状有:水平裂缝、垂直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等;按裂缝深浅有表面裂缝、深进裂 缝和贯穿性裂缝等。
裂缝存在是混凝土工程的隐患,例如表面细微裂缝,极易吸收侵蚀性气体或水分。
须待达到 50%强度后再凿去,
当气温低于 -3 ℃时,水分结冰体积膨胀,会进一步扩大裂缝宽度和深度。如此循环扩大, 将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深进较宽的裂缝,受水分和气体侵入,会直接锈蚀钢筋,锈点 膨胀体积比原体积胀大
7 倍,会加速裂缝的发展,将引起保护层的剥落,使钢筋不能有
效地发挥作用;深进的裂缝会使结构整体受到破坏。由此可知,裂缝的存在会明显地降 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持久强度和耐久性,有可能使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荷载前就 造成破坏。
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由多种综合因素所构成,除承受荷载或外力冲击形 成的裂缝外,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裂缝一般有下列几种。
1、塑性收缩裂缝:
( 1)现象: 塑性收缩裂缝简称塑性裂缝,多在新浇筑的基础、墙、梁、板暴露于空气 中的上表面出现,形状接近直线,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类似干燥的泥浆面。 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一般在浇筑后 情况下出现。
( 2)处理方法
①如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及时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来消除,再加强覆 盖养护。
②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缝内装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抹薄层水 泥砂浆进行处理。
4h 左右) ,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的
2、沉降收缩裂缝
( 1)现象: 沉降收缩裂缝简称沉降裂缝,多沿基础,墙,梁、板上表面钢筋通长方 向或箍筋上或靠近模板处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呈梭形,宽度
0.3~0.4mm,深度不大,一般到钢筋上表面为止,在钢筋的底部形成空隙。多在混凝土浇
筑后发生,混凝土硬化后即停止。
( 2)处理方法: 可参见 “塑性收缩裂缝”的治理方法。
3、干燥收缩裂缝
( 1)现象: 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它的特征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
0.05~0.2mm之间),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但对基础、墙、较薄的
梁、板类结构,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变截面结构多发生在结构截面处,大体积混凝 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侧面也有时出现。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经一段
时间后,在上表面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表面强烈收缩可使裂缝由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