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论证方式
概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即运用充分有力的论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念 的论证形式。如《怀疑与学问》一文就是以立论为主。 要首先要做到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主张。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其次,要言之有序,言之有求 理,合乎逻辑。 概就一定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驳斥片面、错误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从而确立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中国人失念 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作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用 驳论 驳论点:可用事实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或假定对方论点是正确的,再以此为前提,推出一个错误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或证明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 驳论据:通过驳斥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即揭示对方论据中存在的问题。 分类 驳论证:通过驳斥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即指出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指出由对方的论据不能推出论点。 立论 方法
6.议论文标题的作用
①揭示中心论点;②点明论题;③概括现象;④阐明论述的事实依据;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真题典例一
( 2019·河南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12分 )
一起做“读书种子”
向贤彪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于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 选自2019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①
②
【文章解构】
1.中心论点: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论证思路:首先,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接着,提出论点“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然后,第③④⑤段重点阐述做“读书种子”的意义和做法;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做“读书种子”。
第一层( 第①~②段 ):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并引出论点: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 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3.层次划分第二层( 第③~⑤段 ):分别从“重视读书,并且带动身边的人读书”,“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读书种子’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层( 第⑥段 ):提倡多读书,做“读书种子”。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第③段列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
道理论证——第①段引用黄庭坚《山谷别集》中的句子,第④段引用陈寅恪的话,第⑤段引用“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知识就是力量”等语句。
考点一 理清结构层次[2014考] 1.( 原创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一、划分结构层次 正确的一项是 ( ) 1.段意合并法。先了解各段内容,归纳段意;再根据邻近段落在内容上的联系,进A.①②③∥④⑤∥⑥ 行合并;最后,弄清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论述层次。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纵观全文,第①段引用黄庭坚《山谷别集》中的句子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接着第②段提出论点“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第①②段提出问题,为第一层。第③④⑤段分析问题,重点阐述怎样做“读书种子”,为第二层。第⑥段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做“读书种子”,为第三层。据此,可以划分本文结构。 【参考答案】 D 3.关节点分析法。文章的起承转合之处多有过渡段、过渡句等,抓住这些关节点,往往能明晰议论文的层次。 二、分析论证思路 首先,要指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接着,明确论据是什么;然后,明晰论据是如何论证论点的;最后,使用诸如“首先”“接着”“然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语言。 三、判断某两段能否调换顺序 1.先看这两段与前后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 2.再看这两段之间的关系,比如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逻辑上的主次关系等。 3.确定段落关系后,再说明是否能调换( 一般是“不能” )。 【题型变式】 ( 1 )( 变式训练·原创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答题模板】 题型1: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2.词语标志法。议论文中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能帮助我们理清内容层次。关键性词语有:①表指代的词语,如“这样”“这些”“这种”“这个问题”等;②关联词,如表转折的“相反”“否则”“与此不同”等,表递进的“更加”“而且”等,表因果的“因此”“那么”“由此看来”等,表并列的“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等;③衔接性词语,如“也”“于是”等。 首先,引用诗句,引出“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观点;接着,列举黄庭坚所处的北宋时期,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孕育“读书种子”沃土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以“做一粒‘读书种子’”作总结。( 意思对即可 ) ( 2 )( 变式训练·原创 )③④⑤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 不能。第③段举彭德怀重视读书的例子,紧承第②段“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一句。第④段论述“读书种子”的意义,第⑤段论述“读书种子”的新内涵,即与实践相结合。③④⑤段存在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 2.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的论点的能力。文章的标题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但是“读书种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仅答标题内容还不够明确,因此还要结合文章内容对“读书种子”进行阐述。第③段彭德怀“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的例子表明做“读书种子”要重视读书并且能“带动身边的人读书”;第④段强调“读书种子”要在“承接弘扬中”推动“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第⑤段赋予“读书种子”新的内涵,即“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综合以上内容,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3分 ) 【题型变式】 ( 1 )( 变式训练·原创 )请指出第③段的论点。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 ( 2 )( 变式训练·原创 )本文的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模板1: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提出问题 )—本论( 分析问题 )—结论( 解决问题 )”,给议论文划分层次,大体可依此划分成三层。 题型2:分析文章( ×段 )的论证思路。 模板2:先总述( 指出、引出 )……观点,接着( 从××方面 )论证……观点( 道理 ),最后得出……的结论。 题型3:某段能否删去( 能否与“×”段互换位置 )? 模板3:首先,表态“能”或“不能”( 一般回答“不能” )。然后,阐述理由,即该段的内容是什么、上下文的内容是什么、该段与上下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最后,表明如果去掉( 调换 )会怎么样。 考点二 提炼中心论点[必考] 一、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1.开门见山式:开篇直接提出论点。 2.引经据典式:引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成语或寓言故事等提出论点。 3.叙述引论式:通过叙述故事、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或自然现象提出论点。 4.设问引论法:用问题引出论点。 5.直接反驳法:直接驳斥要批驳的观点。 二、提炼和概括论点 先由“读书种子”一词引出本文的论点,再通过列举事例,层层递进,论证论点。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时,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入手。一般来说,议论文的开头段有引出论题或论点的作用。由第①段开头“‘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一句可知,该段交代了“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结合后文内容来看,开头段引用黄庭坚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同时还起到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从而引出本文的论点。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道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富有内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1分,共3分 ) 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子列举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以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分析其作用,要看该事例证明了什么观点。该段首句提出观点“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用彭德怀的事例进行支撑。答题时,可套用的格式为:举……例子( 概括事例 ),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 考点四 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016/2014/2012考] 1.举例论证:通过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公式定理的方式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易被接受。 4.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使文章更全面、严密,是非曲直更加分明;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答题模板】 题型: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模板1: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事例( 概括事例 ),论证了……观点( 分论点、中心论点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从结构入手。重要句子、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与其在文中所处位置密切相关。首句( 段 )的作用往往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提出论点或引起下文,中间句( 段 )的作用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句( 段 )的作用一般是得出论点、强化论点、补充论点或发出号召。 【答题模板】 题型: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模板1:[开头句( 段 )] 通过××事例/列举××现象/引用名人趣事( 典故、传说、诗歌等 ),提出论点( 引出论题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模板2:[开头句( 段 )] 把××事例( 名言 )作为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考点三 掌握重要句子、段落的作用[2016/2012考] 1.从内容入手。分析该句( 段 )话写了些什么,与文章的论点有什么关系。 模板3:[中间句( 段 )] 承上启下,总结了上文关于××的内容,引出下文对××的议论。 模板4:[结尾句( 段 )] 总结全文,得出/强化……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观点( 使论证更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