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蔡翀翀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24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从改善内控环境、加强风险防控、规范内控行为、畅通内控沟通渠道以及健全监管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能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领导者要提高内控认知水平,积极推动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优化内控治理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管三权分立的组织结构。并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企业整体的内控工作事项,确保内控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在进行相关的岗位设置时,要确保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如材料采购申请、审批、付款、验收等岗位的分离,以形成相互制衡,互相约束的岗位组织结构。
二、加强风险防范控制,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企业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及质量风险教育,明确风险责任归属,落实风险“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认真研究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全面梳理经济业务经营环节,找出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情况,评估和分析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损失,根据其影响及损失程度划分风险等级,结合风险影响因素及等级划分等研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以及接受风险四种类型。
以某建筑施工企业采购成本超支风险为例,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合同中提前针对各种可能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进行预估并制定对应的调价措施。针对在合同中未做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双方协商调整的价格以及价格调整的范围。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工期延误责任、合同条款效力以及市场环境发展趋势等,尽可能保障企业自身权益。另外,企业还可通过金融工具来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目前许多证券公司已经提供了有关的金融产品,如果在约定期限内,出现材料价格上涨情况,则由证券公司来承担这部分差价,以此来转移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超支风险。 三、加强关键业务内控,规范业务内控行为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