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研发PCB工艺设计规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图42所示。 走线 阻焊开窗上面和金手指上端平起 板边 阻焊开窗 阻焊开窗下面超越板边 图 42 :金手指阻焊开窗示意图 7. 走线设计 8.1 线宽/线距及走线安全性要求 [65] 线宽/线距设计与铜厚有关系,铜厚越大,则需要的线宽/线距就越大。外层/内层对应推荐的线宽/线距如表8 表8 推荐的线宽/线距 铜厚 HOZ,1OZ 2OZ 3OZ 外层线宽/线距(mil) 4/5 6/6 8/8 内层线宽/线距(mil) 4/4 6/6 8/8 [66] 外层走线和焊盘的距离建议满足图43的要求: 阻焊开窗 阻焊开窗 ≥2mill Trace to pad space ≥2mil 图 43 :走线到焊盘的距离 [67] 走线距板边距离>20mil,内层电源/地距板边距离>20mil,接地汇流线及接地铜箔距离板边也应大于20mil。 [68] 在有金属壳体(如,散热片)直接与PCB接触的区域不可以有走线。器件金属外壳与PCB接触区域向外延伸1.5mm区域为表层走线禁布区。

1.5mm 1.5mm 图 44 :金属壳体器件表层走线过孔禁布区 [69] 走线到非金属化孔之间的距离 表 9 走线到金属化孔之间的距离 孔径 NPTH<80mil 安装孔 非安装孔 安装孔 非安装孔 安装孔 非安装孔 走线距离孔边缘的距离 见安装孔设计 8mil 见安装孔设计 12mil 见安装孔设计 16mil 80mil120mil 8.2 出线方式 [70] 元件走线和焊盘连接要避免不对称走线。 对称走线 图 45 :避免不对称走线 不对称走线 [71] 元器件出现应从焊盘端面中心位置引出。

走线 焊盘 走线突出焊盘 图 46 :焊盘中心引出 走线 走线偏移焊盘 焊盘 图 47 :焊盘中心出线 [72] 当和焊盘连接的走线比焊盘宽时,走线不能覆盖焊盘,应从焊盘末端引线;密间距的SMT焊盘引脚需要连接时,应从焊盘外部连接,不容许在焊脚中间直接连接。 走线从焊盘末端引出 避免走线从焊盘中部引出 图 48:焊盘出线要求 (一)

走线从焊盘末端引出 图 49 :焊盘出线要求(二) 避免走线从焊盘中部引出 [73] 走线与孔的连接,推荐按以下方式进行。 Filleting Corner Entry Key Holing 图 50:走线与过孔的连接方式 8.3 覆铜设计工艺要求 [74] 同一层的线路或铜分布不平衡或者不同层的铜分布不对称时,推荐覆铜设计。 [75] 外层如果有大面积的区域没有走线和图形,建议在该区域内铺铜网格,使得整个板面的铜分布均匀。 [76] 推荐铺铜网格间的空方格的大小约为25mil*25mil。 铺铜区域: 25milX25mil 图 51:网格的设计 9 丝印设计

9.1 丝印设计通用要求 [77] 通用要求 ? 丝印的线宽应大于5mil,丝印字符高度确保裸眼可见(推荐大于50mil)。 ? 丝印间的距离建议最小为8mil。 ? 丝印不允许与焊盘、基准点重叠,两者之间应保持6mil的间距。 ? 白色是默认的丝印油墨颜色,如有特殊需求,需要在PCB钻孔图文中说明。 ? 在高密度的PCB设计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丝印的内容。丝印字符串的排列应遵循正视时代号的排序从左至右、从下往上的原则。 9.2 丝印的内容 [78] 丝印的内容包括:“PCB名称”、“PCB版本”、元器件序号”、“元器件极性和方向标志”、“条形码框 ”、 “安装孔位置代号”、“元器件、连接器第一脚位置代号”、“过板方向标志”、“防静电标志”、“散热器丝印”、等。 [79] PCB板名、版本号: 板名、版本应放置在PCB的Top面上,板名、版本丝印在PCB上优先水平放置。板名丝印的字体大小以方便读取为原则。要求Top面和Bottom还分别标注“T”和“B”丝印。 [80] 条形码(可选项): ? 方向:条形码在PCB上水平/垂直放置,不推荐使用倾斜角度; ? 位置:标准板的条形码的位置参见下图;非标准板框的条形码位置,参考标准板条形码的位置。 图 52 :条形码位置的要求 [81] 元器件丝印: ? 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以及定位识别点都对应的丝印标号,且位置清楚、明确。 ? 丝印字符、极性与方向的丝印标志不能被元器件覆盖。 ? 卧装器件在其相应位置要有丝印外形(如卧装电解电容)。 [82] 安装孔、定位孔: 安装孔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M**”,定位空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P**”。

研发PCB工艺设计规范

图42所示。走线阻焊开窗上面和金手指上端平起板边阻焊开窗阻焊开窗下面超越板边图42:金手指阻焊开窗示意图7.走线设计8.1线宽/线距及走线安全性要求[65]线宽/线距设计与铜厚有关系,铜厚越大,则需要的线宽/线距就越大。外层/内层对应推荐的线宽/线距如表8表8推荐的线宽/线距铜厚HOZ,1OZ2OZ3OZ外层线宽/线距(mil)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g2wn2222b9pugm7qnnb9acj39qpyw00ej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