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高中历史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人类跨越区域交往需要技术这一先决条件。在古代农业社会,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沟通的技术条件。新航路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圆学说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没有这些先决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无法实现的。 答案:C
2一些西方史学家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做“勘察的时代”。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最基本因素是( )
A.《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 B.世界各大洲联系日益加强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西欧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解析:“勘察”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推动西欧国家进行这些活动的经济根源,也是最基本的因素。 答案:C
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解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高额利润的追求驱使欧洲人开始了远洋探险,故D项符合题意。A项的正确表述应为借传播基督教之名来寻找黄金;B项殖民扩张的目的之一是获取而不是输出黄金;C项表述错误。 答案:D
4(2013·广东珠海摸底)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解析:由电影标题《1492:征服天堂》可判断其含义为1492年,航行成功;“没有看到东方”指航行没有到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东方,这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是没有到达最初的目的地东方相符。 答案:B
5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1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解析:图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范围局限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 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连接
解析:社会史观是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B项是革命史观,C项是全球史观,D项是文明史观。 答案:A
7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外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殖民扩张 C.中国手工业发达 D.晋商、徽商出现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提供的时间“1572年”,此时欧洲的航海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他们将大量从美洲掠夺的金银用来购买中国的土特产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新航路的开辟是双方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 答案:A
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指数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解析:表格中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物价猛涨。从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来看,这种变化始于15世纪后期,这正好是新航路的开辟时期。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金银流入欧洲,造成欧洲金银贬值,物价猛涨。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要把黄金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四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有人认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④所代表的航线,并说明其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材料二中“放贷者”“新兴的资产阶级”等信息,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航线”应根据不同路线的附近地区等信息进行判断,“时间”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应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从文明交流、市场联系、殖民掠夺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黄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2)航线:①是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②是1492~1493年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③是1497年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④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3)观点:正确。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引起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发展;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10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十五六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1)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3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