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森林”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吗
作者:吴雨
来源:《健康必读》2016年第07期
中国是输液大国,人年均8瓶的输液量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年均2.5~3.3瓶的水平,居世界之首,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一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我国的医疗界明显“水土不服”。过度输液,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机构的通病。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在患病就诊时,近四成进行了输液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是无需输液的小病、轻病。输液的过度,不仅会耗费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费用、增加医疗风险并对人体产生危害。更严重的是,当输液成为一种心理依赖和行为习惯之后,要调整过来却绝非易事……
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医改新趋势”,取消门诊输液也是遏制抗生素滥用、规范安全用药的大势所趋…… 静脉输液,俗称“打吊瓶”、“打点滴”,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却成为我国医疗机构给药的一种常态。近日,记者走访了包括社区医院、儿童医院和综合性医疗机构在内的多家医院发现,“吊瓶森林”的现象仍然触目惊心。
前段时间,随着一股冷空气的来临,古城西安最高温度也由前几日的36摄氏度,突然降至十几摄氏度。天气的骤然变化,让感冒发烧的人也比平日多了一些。位于解放路的西安市第四医院前来就诊的人群几乎挤满了医院挂号大厅,其中不乏呼吸道疾病患者。赵女士就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经过血常规化验之后,医生建议她输液治疗。对于医生这样的治疗建议,赵女士在前来就诊之前,就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赵女士说,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来了医院,十有八九医生就让你输液治疗。哪怕是感冒、咳嗽、肠胃炎等这些常见的小毛病,很多情况下医生也会让输液。前段时间自己出水痘,就在医院挂了七八天的吊瓶。
西安市四院的门诊输液区位于该医院的问诊楼,输液大厅最前方安装有一台电视,电视后方放置了6排输液座椅,每排可供4个人同时输液。大厅输液区的一侧也是输液区,共有两个输液室。一间输液室设有5张床位、3张输液座椅。另一间输液室设有13张输液座椅,整个输
液区的床位和座位加起来共有45个。记者细数了一下,当日下午,西安市第四医院整个门诊输液区域内同时输液的病人达到了23人,“上座率”达到了51%。
田女士的孩子已经9个多月大了,由于孩子太小,西安市儿童医院就医的人又多,几天折腾下来,田女士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一脸的疲惫。谈到孩子的病情,田女士告诉记者,医生诊断是扁桃体发炎,建议给孩子挂吊瓶。田女士说,自己的孩子是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体重只有四斤左右,在重症监护室待了半个多月才脱离危险。后来虽然恢复得不错,但体质还是比其他孩子差了些。现在,只要孩子身体稍微有些不适,做家长的就会提心吊胆,赶紧往医院跑。来了医院,又总免不了要挂吊瓶。孩子受罪,家长也看着心疼。去年冬天孩子咳嗽,白天在儿童医院等了一天都没排上号。等到了凌晨之后,才在急诊室挂上了号。为了治好孩子的咳嗽,当时一连打了8天的吊瓶。
“孩子这么小就打吊瓶,还使用那么多的抗生素、消炎药,我们也知道不好。可有什么办法呢,就是因为孩子太小,才不敢冒险。医生让挂吊瓶,总不能不打吧?”田女士无奈地说。 而西安市儿童医院更为“热闹”。该院的输液区位于医院门诊楼的二层,虽然已经接近傍晚,但医院输液区的座位却仍被正在输液的儿童和陪护的家长们坐得满满当当。由于输液的儿童太多,很多排不上队的家长,干脆在输液区外的宽阔楼道内,买上一把挂钩,把吊瓶在墙上一粘,为孩子挂起吊瓶来。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有些家长甚至把吊瓶挂在了随身携带的雨伞上,给孩子输液,这样一举就是几个小时。已经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工作了三年多的保安李师傅告诉记者,西安市儿童医院的输液区从来就没“安静”过,哪怕是凌晨也几乎是人满为患。这几天天气突然降温,前来挂吊瓶的孩子就更多了。由于输液区座椅有限,很多家长找不到挂针的地方,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仅是大型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和诊所的输液室也没闲着。同日上午10时40分,记者走进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东二路的古城诊所。诊所内,不大的输液室摆着四张床位,一位年轻小伙子和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正躺在床上挂着吊瓶,小孩的父亲在另一个空床位上坐着。这位孩子的父亲说,这两天天气变化太快,小孩子不太适应,突然发起烧来。虽然温度也不是太高,只有38度左右,但还是不太放心,就到诊所来给孩子看看。“本来想着开点药回去吃吃就行了,可医生建议挂吊瓶,先给开了三天的吊瓶。今天是挂吊瓶的第二天了,但愿明天再打一天孩子就能彻底好吧!”
内科门诊永远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在西安市郊县某二甲医院张玲(化名)主治医师看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必须用来给患者解释“你的病到底需不需要输液治疗”。
一大早,她在第三个患者面前又开始磨了牙:街道烤肉摊老板老何说自己头痛、嗓子不舒服、浑身发困已经三天了,先在药店自购了感冒药,又在社区门诊配了三天的消炎药片,口服了两天还是发现病情没多大起色,第三天老何的屁股还挨了两针,当晚站在烤肉摊前,他仍然感觉有些头晕。第四天老何一走进张玲的诊室,开口就要求“你还是给我打吊针吧。”
“吊瓶森林”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