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牛顿第三定律
问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有什么关系?
例如,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那么,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F′(图3.3-1)。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体要向后仰。我们常说,地面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其实,地球也受到它们的吸引,地球和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图3.3-2)。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图3.3-1 弹簧和手受力示意图
G F
地球和人造卫星受力示意图 图3.3-2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
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acting force)和反作用力(reacting force)。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 ,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 1 -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又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定量的问题通常只靠观察和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它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来回答。
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如图3.3-3,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F,测力计A则受到B的拉力F′。F与F′有什么关系呢?
图3.3-3 实验装置示意图
从实验中可以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大量事实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
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是很多的。
人在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将船向前推进(图3.3-4)。与此类似,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也是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图3.3-5)。汽车受到的驱动力就是这样产生的。若把驱动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车轮虽然转动,但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就不会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会前进。陷在泥泞中的汽车,尽管车轮飞转,但是如果泥和车轮之间太滑,车轮得不到足够的摩擦力,车也是出不来的。许多越野车可以按需要分别由前轮或后轮驱动,必要时甚至可以四轮同时驱动,以便根据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不同情况来获得足够的动力。
图3.3-4 划龙舟
- 2 -
图3.3-5 汽车受驱动力的示意图
拓展学习
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力传感器可以把它所受力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 把两个互相钩着的力传感器,同时连在计算机上,其中,一个系在墙壁上固定,另一个握在手中(图3.3-6甲)。图3.3-6乙中上下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两个力传感器受力的大小。用手拉一个力传感器,可以看到在一个力传感器受力的同时,另一个力传感器也同时受到力的作用,而且在任何时刻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甲 乙
两位同学各持一个力传感器,互相钩着。一人用力拉力传感器朝自己方向运动。从计算机屏幕可以看到,在运动的过程中,尽管力的大小随运动时间不断变化,但在运动中的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图3.3-6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这是下一章学习的内容;二是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下面我们先从后一思路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为力与运动关系的分析奠定必要的基础。在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我们遇到的力主要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例如,一个木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我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来分析它的受力情况。木块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木块和斜面接触并相互挤压,木块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FN;假设木块和斜面之间没有摩擦,木块就会向下滑动,由此可以判断,静止的木块相对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受的静摩擦力Ff是沿斜面向上的(图3.3-7)。
FN Ff θ G 图3.3-7 斜面上物理受力示意图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明确我们是在分析哪个物体所受的力。在上面的例子中, 涉及木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