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味课文的内容,畅谈学文后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才是保护环境呢?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课文介绍了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关知识,提醒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内容生动、形象。作为一篇科普读物,作者运用的是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1)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是那样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
(2)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地球的美丽,是人类和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
(3)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不能再生的资源被不加节制地开采;二是能够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
2、教师小结: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但向读者介绍了科普
知识,更能使大家警醒,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采取以下做法:
1、通过自学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讨论学习。
2、利用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形象、直观的印象,感触更深。
3、联系实际谈感想说体会,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使课程面向社会实践,让学生认识环保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思考:
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的? 课文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呢?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检查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1)组词
渺()矿()赐()慷() 秒()旷()场()康() 慨()滥()睹()堵() 概()监()赌() (2)理解词语 慷慨:本文指不吝惜。 节制:控制或者限制。 渺小:微小。 遨游:任意游历。 璀璨:形容光彩鲜明耀眼。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枯竭:用尽,断绝。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整体感知课文。)
4、再读课文,找到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画在书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一段的段意以及分段的依据。 (课文共分为四个段落。分段的依据:根据不同的内容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第二段:(3——4自然段)介绍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第三段:(5——7自然段)介绍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
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
第四段:(8——9自然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3、指名分段读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只有一个地球》,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逐段学习,落实训练。 (一)讲读第一段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一起到太空上看一看地球。 请你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讨论。 板书:美丽而渺小 2、关于“美”,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美?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地球的美?
配合挂图指导学生。从中找出:“蓝色”“白色的纹痕”“水蓝色的纱衣”。
理解分析比喻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含义。(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都是说明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 3、学习关于“小”。
用学习“美”的方法学习关于“小”。
要求:看图、读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1)列数字:半径6300公里。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比较:地球——宇宙
4、理解“人类活动范围小”,方法同上。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6、教师小结: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是有些人却根本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快速阅读,找出中心句。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