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单项选择山东师范大学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A】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A】 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科学性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阶级性
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B】
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 1
C.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 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 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
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D】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有“高尚的理想”
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A】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1 / 1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A】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时间和空间特性 D.可知性【B】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
11.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种观点说明了
A.主观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间和室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间和空间只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 / 1
D.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形式【C】 12.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A.人的活动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C】
13.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A】
14.“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 A.深刻地揭示了联系的条件性,属于辩证法
B.否认了不同事物及其性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 C.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D.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B】
1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1 / 1
A.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
16.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启发我们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的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事物发展过程中只有偶然没有必然【A】 17.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扬弃” B.斗争的观点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C】
18.“和而不同,同则不继”,这种对和谐的看法,表明 A.和谐与矛盾是排斥的 B.和谐和矛盾是同一的 C.和谐包含着矛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