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Ω B、4Ω C、8Ω 答案:B 变规13.5.5
305、用汽车运输气瓶时,气瓶不准顺车厢( )放置。 A、纵向 B、横向 C、垂直 答案:A 变规13.5.8
306、禁止把氧气瓶及( )放在一起运送,也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A、SF6气瓶 B、乙炔瓶 C、氮气瓶 答案:B 变规13.5.9
307、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 ),不准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A、0.05MPa B、0.1 MPa C、0.2 MPa 答案:C 变规13.5.10
308、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 )并固定起来。 A、水平放置 B、倾斜放置 C、垂直放置 答案:B 变规13.5.11
309、使用中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 A、5m B、8m C、10m 答案:A 变规13.5.11
310、使用中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距明火( )以外。 A、5m B、8m C、10m 答案:C 变规13.5.11
311、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 )。 A、第一种工作票 B、第二种工作票 C、动火工作票 答案:C 变规13.6.1
312、一级动火区是指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 )的部位或场所。 A、不严重 B、很轻微 C、很严重 答案:C 变规13.6.2
313、动火工作票( )设备停复役手续或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 A、可以代替 B、不得代替 C、可以等同 答案:B 变规13.6.5
314、应在动火工作票上注明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的( )。 A、编号 B、工作内容 C、工作地点 答案:A 变规13.6.5
315、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动火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 )。 A、纸张和颜色 B、票面格式 C、字体和字号 答案:B 变规13.6.6.1
316、若动火工作与运行有关,即需要运行值班人员对设备系统采取隔离、冲洗等防火安全措施者,还应多一份交( )收执。
A、运行单位 B、运行单位主管领导 C、运行值班人员 答案:C 变规13.6.6.1
317、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由( )送交运行许可人。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答案:B 变规13.6.6.3
318、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不得( )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A、顶替 B、担任 C、兼任 答案:C 变规13.6.6.4
319、动火工作票由动火( )填写。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答案:B 变规13.6.6.4
320、动火工作票的审批人、消防监护人不得( )动火工作票。 A、执行 B、审批 C、签发 答案:C 变规13.6.6.4
321、动火单位到生产区域内动火时,动火工作票由( )签发和审批,也可实行“双签发”。
A、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B、生产技术部门 C、安监或消防部门 答案:C 变规13.6.6.5
322、一级动火工作票应提前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 A、24h B、48h C、120h 答案:A 变规13.6.7
323、二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 )。 A、24h B、48h C、120h 答案:C 变规13.6.7
324、动火工作票各级审批人员和签发人包括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 )。 A、充足完善 B、符合实际 C、正确完备 答案:C 变规13.6.9.1
325、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发现失火( )是消防监护人的安全责任。 A、立即报告 B、及时扑救 C、迅速撤离 答案:B 变规13.6.9.4
326、动火执行人在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无( )。 A、工作人员 B、残留火种 C、遗留物品 答案:B 变规13.6.9.5
327、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 )的消防器材。 A、全部型号 B、一定数量 C、足够适用 答案:C 变规13.6.10.5
328、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 )能顺畅排走。 A、泄漏的气体 B、产生的废气 C、高温气体 答案:A 变规13.6.10.6
329、一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 )均应到现场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并在监护下作明火试验,确无问题后方可动火。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答案:A 变规13.6.11.1
330、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 )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
A、1~2h B、2~4h C、4~6h 答案:B 变规13.6.11.5 331、动火工作票保存( )
A、3个月 B、半年 C、1年 答案:C 变规13.6.13
332、特种设备需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在特种设备( )部门登记。 A、生产技术管理 B、安全监督管理 C、维护使用管理 答案:B 变规14.1.1
333、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 )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A、现场培训 B、实际观摩 C、实际操作 答案:C 变规14.1.2
334、起重设备、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的( ),不准超过铭牌规定。 A、工作负荷 B、额定负荷 C、最小负荷 答案:A 变规14.1.3
335、一切重大物件的起重、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作业前应向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均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 )。 A、安全措施 B、应急预案 C、事故预想 答案:A 变规14.1.4
336、起重搬运时只能由( )指挥,必要时可设置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A、多人分别 B、几人同时 C、一人统一 答案:C 变规14.1.4
337、遇有( )的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 A、5级以上 B、6级以上 C、7级以上 答案:B 变规14.1.7 338、遇有大雾、( )、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机操作人员未获得有效指挥时,不准进行起重工作。
A、雷雨天气 B、照明不足 C、高温酷暑 答案:B 变规14.1.8
339、没有得到( )的同意,任何人不准登上起重机或桥式起重机的轨道。 A、起重司机 B、吊车指挥 C、工作负责人 答案:A 变规14.2.1.1 340、起重机上应备有( ),驾驶室内应铺橡胶绝缘垫,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A、灭火装置 B、保险装置 C、劳动保护用品 答案:A 变规14.2.1.2
341、对在用起重机械应当 ( )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A、每个月 B、在每次使用前 C、每个季度 答案:B 变规14.2.1.3
342、起吊重物前应由( )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
A、工作负责人 B、吊车司机 C、吊车指挥 答案:A 变规14.2.1.4 343、起吊重物( ),应再检查悬吊及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 A、就位前 B、稍一离地 C、起吊前 答案:B 变规14.2.1.4 344、起吊重物不准让其( )。有重物暂时悬在空中时,禁止驾驶人员离开驾驶室或做其他工作。
A、长期悬在空中 B、暂时悬在空中 C、缓慢提升 答案:A 变规14.2.1.6
345、禁止用起重机起吊( )的物件。 A、精密仪器 B、直立放置 C、埋在地下 答案:C 变规14.2.1.7
346、在变电站内使用起重机械时,应安装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 )。 A、12mm2 B、16mm2 C、25mm2 答案:B 变规14.2.1.8
347、各式起重机的起升和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应是( )的。 A、常开式 B、常闭式 C、闭锁式 答案:B 变规14.2.1.9
348、臂架式起重机应设有力矩限制器和( )。 A、带电感应器 B、限位指示装置 C、幅度指示器 答案:C 变规14.2.1.9 349、( )不得在桥式起重机的轨道上站立或行走。 A、任何人 B、工作人员 C、相关人员 答案:A 变规14.2.2.2
350、使用汽车吊、斗臂车在道路上施工应设围栏,并设置( )的警示标志牌。 A、一个 B、少量 C、适当 答案:C 变规14.2.3.1
351、起重机停放或行驶时,其车轮、支腿或履带的前端或外侧与沟、坑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沟、坑深度的( );否则应采取防倾、防坍塌措施。 A、1倍 B、1.2倍 C、1.5倍 答案:B 变规14.2.3.2
352、在110kV设备区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 A、3.0m B、4.0 m C、5.0 m 答案:C 变规14.2.3.4
353、长期或频繁地( )架空线路或其他带电体作业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A、靠近 B、远离 C、接触 答案:A 变规14.2.3.5
354、汽车起重机( )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收紧。禁止上车操作室坐人。
A、停车 B、行驶 C、作业 答案:B 变规14.2.3.6
355、汽车起重机及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先支好( )后方可进行其他操作; A、作业侧支腿 B、后面支腿 C、全部支腿 答案:C 变规14.2.3.7
356、高空作业车应按GB/T9465-2008《高空作业车》标准进行试验、维护与( )。 A、放置 B、使用 C、保养 答案:C 变规14.2.3.9
357、钢丝绳应按其力学性能选用,并应配备一定的( )。 A、安全系数 B、使用范围 C、维护材料
答案:A 变规14.3.1.2
358、钢丝绳应定期浸油,如遇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情况应( )。 A、进行修复 B、暂时不用 C、予以报废 答案:C 变规14.3.1.3
359、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的一边,不得正反交叉设置;绳卡间距应不小于钢丝绳( )的6倍,绳卡的数量应不少于表14-3的要求。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答案:B 变规14.3.1.4 360、插接的绳环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 )。 A、200mm B、300mm C、400mm 答案:B 变规14.3.1.5
361、新插接的钢丝绳应作( )允许负荷的抽样试验。 A、110% B、120% C、125% 答案:C 变规14.3.1.5 362、千斤顶应与荷重面( ),其顶部与重物的接触面间应加防滑垫层。 A、大于60° B、小于80° C、垂直 答案:C 变规14.3.2.2
363、使用油压式千斤顶时,任何人不得站在( )的前面。 A、安全栓 B、重物 C、手柄 答案:A 变规14.3.2.4
364、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同时顶升一个物体时,千斤顶的总起重能力应不小于荷重的( )。
A、1.5倍 B、2倍 C、3倍 答案:B 变规14.3.2.5
365、油压式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得超过限位标志线;螺旋式及齿条式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杆或齿条高度的( )。 A、2/3 B、3/4 C、4/5 答案:B 变规14.3.2.6 366、( )将千斤顶放在长期无人照料的荷重下面。 A、允许 B、不宜 C、禁止 答案:C 变规14.3.2.7
367、下降速度应缓慢,禁止在带负荷的情况下使其( )。 A、匀速下降 B、缓慢下降 C、突然下降 答案:C 变规14.3.2.8
368、使用链条葫芦进行起重操作时,人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 )。 A、正下方 B、斜下方 C、周围 答案:A 变规14.3.3.4
369、吊起的重物如需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应将手拉链拴在( )上,并在重物上加设保险绳。
A、支撑物 B、起重链 C、牢固物体 答案:B 变规14.3.3.5
370、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中应避免与( )接触,如无法避免应寻求必要的护套。 A、尖锐棱角 B、圆滑物体 C、带电设备 答案:A 变规1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