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知识点分类 人教新课标版
一、“基本”类
P 37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49、51、53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P45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P50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P76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P91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104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P86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P37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P 53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P 54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P37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P76 1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
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二、“制度”类
P79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P74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42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91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93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核心”、“中心”类
P104 1、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P37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38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 P37 4、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78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
P69 6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P103 7、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P37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四、带有“一”的知识点:
P38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44 2、“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 P91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39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五、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P38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P44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P103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P90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P44 5、“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六、带有“三”的知识点:
P34 1、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P50、P53、P59 ?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 我国环境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
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 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
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P52 3、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P50 4、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P52 5、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P101 6、三个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P88、89 7、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P105 8、 “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 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P102 9、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P90 10、公有制经济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42 11、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P43 12、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七、“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P44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P91、P 93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P35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 58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P 97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P 90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八、“基础”类
P 45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P 38 2、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P 90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P104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P61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P54、55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P79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P101 8、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经济建设的发展。 P 80、81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P 36 10、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九、“根本”类
P 35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P 35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44 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P49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P 60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P62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P 74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P79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P78\\ P81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P79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P93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P103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P103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P104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P106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P34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P35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P38 1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十、“本质”、“实质”、“性质”类
P55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P94 2、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P79 3、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一、“最”类
P23 1、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P43 2、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P44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P69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P75 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P80 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P93 7、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十二、“集中”、“集中体现”类:
P16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奉献精神。
P39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70 3、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十三、“决定”类
P60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P61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P62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P91 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P93 5、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我国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四、“关键”类
P52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P38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P90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P38 4、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十五、“目的”、“目标”
P37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P52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 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十六、“原则”、“原因”类
P42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P38 2、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45 3、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P93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P104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十七、“前提”类
P44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P76 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P40 3、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 十八、“保证”、“保障”
P38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P102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P102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十九、“重要”、“重点”类
P103 1、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P77 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P104 3、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诚实守信意识为重点。 二十、战略与国策
P56、62 1四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P47、51、53 2四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知识点分类 人教新课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