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儿童培养浅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儿童培养浅谈

在谈及儿童培养这个话题前,我们必须放弃对自己曾经成长经历的回忆,放弃“我原来就是这样”的自我催眠言论,放弃作为父母理所应当的态度。

儿童是什么? 空!

什么都没有的意识体! 拥有学习技能的意识体!

明白这一点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被大家所议论最多的,那就是性格问题。非常多的家长在儿童培养过程中总是会提到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性格因素。

那么性格因素真的是培养儿童的困扰吗? 这里先停下休息会儿,我们来看另外一件事。

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的资源分配模式,百分二十的人掌握着分配百分八十资源的钥匙。这是一个任何人都知道的资源论。也正是这样一个事实告诉了我们,培养儿童的重要性,因为淘汰越来越激烈,随时会降临到我们身边,也许下一个就是你,或者你的孩子。

那么问这样一个问题,20%的塔尖人,他们是什么性格呢? 说到性格,我们有必要了解下性格这个词语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来看下《辞海》解释:

释义:主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 (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 (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

(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看完这个,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问题人类。其实,这种专业性的解释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这里的。这是一个对于成年人的性格剖析。

所以,对于儿童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关联性。 那么儿童的性格要从何说起呢? 儿童是空空的,性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常听一句:“龙生九子”就是源自“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于是在查找性格的道路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名气非常大的言论“九型人格”。 这下子像是真的找到了答案似的。 下面就来看看这个九型人格吧。

附图:它将人的性格分成了九种,看着倒是挺像回事,一番了解下来,还真挺全面的,几乎攘括了人类所有的行为源头。

那么,我们把它套进儿童性格中去看看。 “我儿子非常喜欢帮助人。” “老师说我女儿有跳舞天分啊!”

“我儿子很厉害的,他可以指挥别的小孩做事哦。” ......

看起来真的可以这样来划分儿童性格,那么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帮助吗? 附图,看了下领袖型的详细说明,突然有点不寒而栗。 领袖型的两个极端在拉锯,我的小孩就是要这样培养出来吗?

而不是在学习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走过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吗? 九型人格是研究成年人而得出的一个理论,还是忽略了儿童的特殊情况。 于是,我们又开始寻找关于儿童的性格理论,这回还真找到一个非常靠谱的。一起来看看。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含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人的外在视这四种体液的多寡搭配而定。

黏液质:情绪稳定,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克制,忍耐,注意力集中,缺乏主见,压抑,消极。

多血质: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反应迅速,适应交际,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

中,兴趣广,不稳。

胆汁质:目标明确,独立性强,有主见,爽直,自我约束不强,性子急,易反叛。

抑郁质;胆小,不爱讲话,不爱交往,情感细腻,容易受影响。安静,守秩序。善于观察,缺乏自信,敏感。

初一看,还真是。现在的小孩基本都是归纳这么四种性格。 那么我们就先按这四种性格来安排吧。看看怎么培养儿童合适呢? 可是,我们的培养真的要依照儿童的性格来吗?

前面,我们说过,儿童是一张白纸,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那么性格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都学过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们相信,人原本的性格是亲善的,是温和的。因为习惯的不一样,才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有了变化。就如道家所言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面我们花了非常大的篇幅来讲性格,主要是想要告诉大家,性格在成长之路的重要性,我们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了解了性格的始末,在对儿童的性格培养中不会过于担心而失了方寸。

那么儿童培养,要从哪里谈起呢? 儿童培养只有一个方向:传承。 具体可以从两大方面,八大要点等来说。 忠孝,敬畏。

感恩,原则,独立,分享。 健身,安静,思考,担当。 一、两大方面 1、忠孝

“你是哥哥,要照顾弟弟。”

“我为什么要照顾弟弟,弟弟为什么不照顾我?”

“为什么?因为传承。你是长子,长辈说道理与你,教导你,因为传承。你弟弟是次子,你说道理与他,教导他,同样是传承。”

中华五千年,历史不断流,因为传承。一代人传承一代人,薪火永不灭。 所以我们说儿童的培养就是传承,一代代人的经验,经过历史考验的经验,一点一点传承于下一代人。

儿童是空白的,我们要让他明白忠孝和敬畏。 忠于国家,孝敬长辈。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

生在中国是幸运和幸福的。对比地球其他国家,特别是战乱中的国家,也许还有流浪的人类,没有国没有家。

因为生在中国,我们才有系统来谈儿童培养,因为传承,我们才有强大的祖国,才有幸福的儿童生活。

忠,孝,可以说是传承的根基。 忠是一国之基。 孝是一家之基。

孝敬长辈,源于传承。长辈给了你生命,教你生存。孝敬于理于情合。孝敬非愚孝,而是内心敬重,言事请教,言人敬听。

儿童培养,我们要让他明白国家,言传身教下,经常性表达对于祖国的忠爱,表达对于家庭的关爱,对长辈的孝敬。儿童善于观察,善于模仿,作为父母的许多言语和行为会被第一时间记忆和模仿。

所以根基打稳,才好起高楼大厦。儿童有正确的爱国爱家的观念,言谈行事自然方正。 2、敬畏

当父母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从未打过你孩子。突然有一天被气着了,狠狠收拾了下。然后才后悔,抱着孩子疼惜不已。

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和你更亲了。

儿童是空空的意识体,不懂好坏,但是有本能的敬畏。这个时候必须让儿童知道敬畏。因为有了敬畏,才开始有了意识,意识到儿童的自我安全感。

孩子跟你更亲,是因为在你打他的那一刻,他失去了安全感,和你更亲是为了重新获得你的安全感。

敬畏,不是鼓励去收拾孩子。敬畏可以来自严厉的表情和正式的语气和用语。

敬畏是在和孩子沟通中,在孩子犯错时,给予的孩子的一种模式,用于告知孩子不允许的行为。

有了敬畏,才有方圆,才有规矩。一旦确定,就必须执行。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动物,动物知饥饱冷暖,儿童的第一性格就是饥饱冷暖。在被拒绝时,儿童会出现各种模式的反抗,以此来重新获取想要得到的。

这个时候必须给儿童建立一个观念,允许和不允许必须分开,不得模糊界限,因为这个很关键,儿童是看大人的言谈举止来做出应对的,所以一定要确立规矩,不允许就是不允许。

建立观念的过程中,就是敬畏的建立。

我们作为父母,身份时常在转变中,和儿童的沟通中,需要成为父母,玩伴,规则,规矩,所以一定要在不同的身份中,用不同方式和儿童沟通。

不要觉得儿童不懂,他在观察。你作为父母在喂养,在安慰,在鼓励,他都能感受到。你作为玩伴,陪他游戏,奔跑,欢乐,他也懂得。你作为规矩在教导他,他亦是明白。

所以不能越界,不能模糊界限。在教导时,嘻嘻哈哈,儿童就会跟你嬉闹,因为他会认为你是玩伴,不是规矩。

有了规矩,就有了敬畏。 二、八大要点 1、感恩

“恩无大小,贵在真心。” 为善之人,必是感恩之人。 儿童培养,必谈感恩。

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对于帮助自己的给予感谢和表达自己的善意。那么谁在帮助我们呢?

前面说了,儿童是空的意识体。所以一切能够学习的对象都是需要感恩的对象,也就是说儿童要感恩这个世界,因为世界的存在,才有生命的诞生。 2、原则

方圆有寸,规矩有界,是为原则。

儿童的原则需要我们帮他们建立,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建立,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灵智是不完整的,会忽略许多的问题,无法做出自我保护措施。

儿童培养浅谈

儿童培养浅谈在谈及儿童培养这个话题前,我们必须放弃对自己曾经成长经历的回忆,放弃“我原来就是这样”的自我催眠言论,放弃作为父母理所应当的态度。儿童是什么?空!什么都没有的意识体!拥有学习技能的意识体!明白这一点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被大家所议论最多的,那就是性格问题。非常多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feg31syzs5o77k30e8m0fvqu4yw9b00pf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