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只有还原性的是( ) A.H2S B.S C.H2SO4 D.SO2 【参考答案】选A

解析:硫元素只有还原性必须处于最低价态,S有-2、0、+4、+6价,标出化合价就可以得出答案。

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B )

A.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有刺激性气味 D.常温下都是气体

解析:三种氧化物中只有SO2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SO2、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项正确;C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项错误;SO3在常温下不是气体,D项错误。

3、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D )

A.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B.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D.加高烟囱,减少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解析:“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故A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故B正确;磷是营养元素,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故D错误。

4、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解析:还原性:I->Fe2+>Br-,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向反应后

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I-一定全部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故A、C两项正确,B错误;溶液中有I2生成,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故D正确。

5、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其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易与O2发生反应

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SO4>H2SiO3>H2CO3

解析:硅是亲氧元素,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硅酸盐、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故B错误;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化合价能升高,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碳酸酸性大于硅酸,酸性:H2SO4>H2CO3>H2SiO3,故D错误。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D )

2-

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2Na++CO3+H2SiO3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2++2HCO-3 C.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4F===SiF4↑+2H2↑

-D.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O2+2OH-===SiO23+H2O

2-

解析:Na2SiO3是强电解质,应拆成Na+、SiO3,且应生成HCO-3,A错;B项正确写法是CO2

+-+OH-===HCO-3;C项,氢氟酸是弱酸,不能拆分成H和F。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漂白粉、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解析:A项中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才体现其漂白性;B项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有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中漂白原理不相同;D项中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

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8、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

①红热的木炭 ②H2S气体 ③Cu ④FeO ⑤NH3 ⑥使木材炭化 ⑦CuSO4·5H2O ⑧

对铁、铝的钝化

A.③④ C.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⑤⑧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解析:与木炭、H2S反应及Fe、Al钝化时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浓硫酸与NH3反应时只表现酸性;⑥是浓硫酸的脱水性;⑦是浓硫酸的吸水性。③和④符合题意。

9、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浓HNO3

途径① S――――→H2SO4

O2O2H2O途径② S―――→SO3――→H2SO4 →SO2―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电子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的污染相对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

解析: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3(浓)===H2SO4+6NO2↑+2H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A错。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 A.干燥的Cl2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B.久置的氯水仍具有漂白性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无色溶液C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C必含Cl-

解析:鲜花中含有水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产生HClO,氯水中也

含HClO,HClO具有漂白作用,因此可以使鲜花褪色,A正确;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B错误;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净水,漂白粉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C错误;加入稀盐酸时混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错误。

11、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及参考答案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在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只有还原性的是()A.H2SB.SC.H2SO4D.SO2【参考答案】选A解析:硫元素只有还原性必须处于最低价态,S有-2、0、+4、+6价,标出化合价就可以得出答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f9ps8jle74mu7526k929d31q9p63i00eb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