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老子道德经(赵云喜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白话译文:

执守大道,天下都来归附!

往归于道,无所伤害,便能安顺、平坦、通泰!

悦耳的音声与可口的食物,过客之人,暂止于此,过了也又过了! 大道显发为言语,往往平淡无味。

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清;用却怎么用也用不完!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白话译文:

将要收缩歙合的,势必先申展扩张; 将要删削减弱的,势必先加意增强; 将要丢掷废弃的,势必先支持荐举;

将要劫掠夺取的,势必先出让给予;这就叫做「隐微奥秘的真理」 阴柔胜过阳刚,柔弱胜过刚强。

总要处在自然大道之中,如同鱼不能脱离渊深之水,如同国家锐利的武器 不可以轻易示人,以免为人所夺!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白话译文:

自然大道,原本平常,不为什么目的,而自如其如的生长着。

当政的侯王若能执守这自然大道,天下万物将回到自身,自然化成。 自然化成生出了贪欲渴求,我将凭依不可名状的本源之道去镇伏它。

如此一来,便可以无贪无求;无贪无求而回到宁静,天下将因之自然安定!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译文:

至上之德,不执着此德,正因如此,拥有这德性。 俗下之德,执持不失此德,正因如此,丢失了这德性。 至上之德,自然无为而且也不为什目的而为; 俗下之德,勉力有为而且是为了目的而为; 至上之仁,纯只感通之为,不为什目的而为; 至上之义,勉力为之,这是为了目的而为。

至上之礼,勉力为之,却没得恰当响应,就拉着臂膀而勉强将就他。 如此看来,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后只好强调内在德性;失去了内在德性, 而后只好强调感通之仁;

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后只好强调正义法则;失去了正义法则,而后只好强 调礼仪规范。

那强调礼仪规范的,正可见忠诚、信实已然浇薄,祸乱灾害,已然开始! 预先测度未来,只见得大道的表象,这是人们愚昧之始啊! 因此,大丈夫宁可居处忠信之厚,不愿居处礼文之薄!

宁可居处纯朴之实,不愿居处浮泛之华,因此宁可去华薄,而取厚实!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白话译文:

溯其源头,古早以前能得大道整体之全的: 「天」得此整体之道,因之而清明, 「地」得此整体之道,因之而宁静, 「神」得此整体之道,因之而灵感,

「谷」得此整体之道,因之而盈满, 「万物」得此整体之道,因之而生长,

「侯王」得此整体之道,因而能以正道治国。 就此往前推论来说,天若不清明,将恐分裂; 地若不宁静,将恐崩废, 神若不灵通,将恐消歇, 谷若不盈满,将恐枯竭, 万物不得生长,将恐绝灭, 侯王不得高贵正位,将恐颓蹶。 如此说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 因而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岂不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

由此看来,最高的荣誉,那是无誉之誉;修道之人,不愿别人称誉它琭琭如玉,而宁可无誉的珞珞如石一般!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白话译文:

正反往复,自然大道,行动不息, 柔弱温顺,自然大道,运用无穷,

天下有千万个分别的事物,它生起于人们有形有象的执着分别, 这有形有象的执着分别则又生起于无形无象的浑沦为一。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窬,

大方无隅,大器晚(免)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白话译文:

上士之人听闻大道,勤勉而行、戮力不懈; 中士之人听闻大道,将信相疑、时存时亡;

下士之人听闻大道,讪然大笑,要是不笑就不叫大道啊!

因此古来成语说:光明之道,像是暗昧;前进之道,像是后退; 平坦之道,像是崎岖;高尚之德,卑如山谷;

大功彰着,像是受辱;广博之德,像是不足; 刚健之德,像是偷惰;质朴真实,像是空虚; 方正广大,便无棱隅;宏伟器识,不必期成; 大道之音,无声可闻;大道之象,无形可见;

大道隐微,无名可识;就只此大道善于助长万物、成就万物!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白话译文:

大道之生,浑沦为一、「不可言说」, 「不可言说」,分裂为二、转为「可说」; 既为「可说」,参合天地、成就为「说」; 「说」必有指,指向对象,构成「万物」。

万物存在载负阴柔而环抱阳刚,养其虚灵之气以为调和。

孤、寡、不德这些话头是人所厌恶的,而王公偏以此自称,为的是调和其气。 如上所说,存在事物虽或减损,反而增益;虽或增益,反而减损; 这道理是前人所留下的教示,我也同样的教示你!

矜强自恃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做为教示世人的纲领」。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白话译文:

天下间最为柔弱的,往往能够驰骋在最为坚固的事物之间。 没有形体的东西可以透入看似没有间隙的地方, 我因此明白到无所造作、自然而为,是真切有益的!

不经言辞的教导,不执着造作、自然而为,这样的智慧,普天之下,很少人能及得上啊!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白话译文:

名誉与生命,何者可爱? 生命与财货,何者贵重? 获得与失去,何者有害?

因此过分的贪爱必造成更大的耗费, 更多的积藏必造成更重的损失。

知其所足,不受侮辱;知其所止,无所危险;如此便能长久存在!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辩,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白话译文:

大道之成,若有所缺,它的作用,永不衰败! 大道满盈,若有所虚,它的作用,永不穷歇! 大道平直,像是屈折;大道巧妙,像是愚拙; 大道善辩,像是口讷,

行动可以克服寒冷,安静可以克服暑热; 心神清静方可以君临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白话译文:

天下有道,国泰民安,战马退回田野,耕种农作; 天下无道,战乱不息,怀胎牝马,只得生于郊野; 最大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罪咎莫过于贪欲掠夺;

由此看来,能回心向内,体会原本富足,这才是永远的富足!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白话译文:

不出门户,知得天下大道;

老子道德经(赵云喜荐)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白话译文:执守大道,天下都来归附!往归于道,无所伤害,便能安顺、平坦、通泰!悦耳的音声与可口的食物,过客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f7pv1s09r507xn0vyr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