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与分析
作者:杨燚 喻文德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6期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措施。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搞好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要加强家庭教育,塑造良好品格,形成关怀他人、宽容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和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职业道德;要加强学校教育,拓展教学内容,渗透责任感,渗透法律意识;要加强社会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原因;措施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对责任的认知指导下,履行一定的责任,并形成相关的属于大学生自己内心的知、情、意、行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人的基本素养,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更是当代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基于吉首大学和网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的社会责任感较高,对责任感都有一定的认知,但大多数在行为方面表现得较为薄弱;在性别上主要表现为女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于男生,但男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比女生强;随着年级增高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更加深入,其主要表现为将社会责任感与自我责任感相结合并赋予一定的实际意义。其具体不足方面有:
1、自我责任意识淡薄
大部分大学生有重实用技术轻基础理论的倾向,甚至只为就业而学,对学校开设的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在保送研究生、评定奖学金或其他奖项时是否能加分或者加多少分的问题,而对于创新教育本身则兴趣不大。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大部分学生已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厌学,从而投身于与教育学习无关的事情中。大学的“放羊式”教育,使学生只停留于表面知识的学习,不会也不想深究,从而磨灭了其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2、对待他人冷漠
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忽视或排斥他人的现象,甚至有“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同时,大学生因环境的熏染普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像见老人倒地不扶的事件时常发生,而“乐于助人”似乎已是过去式,“明哲保身”才是明智之举。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到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不利于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甚至陷入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