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锤击预应力管桩33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节 锤击预应力管桩33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2008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13、《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

二、劳动力表、机械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1 2 3 7 8 名称 锤击桩桩机 交流焊机 割桩机 全站仪 水准仪 规格、型号 HD80(62) Φ500 功率(KW/台) 60 22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3 1 1 1 劳动力数量计划表

序号 1 2 4 5 合计 工种名称 桩基工 电焊工 测量工 杂工 单位 名 名 名 名 数量 4 3 3 3 13 备注 三、锤击PHC管桩施工

(一)锤击PHC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锤击PHC管桩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所示。

清理桩位石块(如有) 焊接桩尖 调整桩身垂直度 测放桩位 桩机就位 取桩、吊桩 锤击沉桩 记录收锤情记录沉桩情自然冷却8分钟 调整桩身垂直度 记录沉桩情况 送桩收锤 锤击沉桩 焊接接桩 吊桩接桩 检测桩内壁,记录 移至下一个桩位 截桩接桩 (二)打试验桩

试桩具体操作如下:

<1>应根据经验选定合适的桩锤规格和性能。

<2>所有的试验桩,均应测定打入深度、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3阵(每阵10击)每阵平均落锤高度、每阵平均贯入量、每阵平均回弹量等,根据试打结果,确定打桩的控制标准。

<3>检测试验桩的成桩状态,如偏位值、破损部位和程度、断裂的部位等。

<4>以高应变法检测全部打入桩的完整性,同时与低应变法检测相对照,为对工程桩以同样方法检测质量提供依据。

<5>提出合适的锤重、落锤高度、总锤击数、桩垫型式和使用频数等建议值,为以后工程施工时使用。

<6>沉桩施工的停打标准以标高和贯入度相结合。以标高控制为主,如达不到标高时,应控制贯入度。贯入度根据现场试打情况确定,暂定DPHC600桩最后3阵(每阵10击)每阵贯入度不大于30mm,总锤击数不宜大于2000击。

(三)锤击PHC管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放线

1、放线前从监理工程师处取得书面的测量资料,根据设计图纸对高程点和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现场放线;

2、根据复核好的施工控制点结合设计图纸计算测量数据成果,施工按照计算数据成果测出建筑物角点,并测出施工现场标高,在现场四边用木桩放出纵、横轴线控制桩,反向复核角点距离,并在木桩上标记轴线编号,将控制桩用水泥固定;

3、将所有建筑物角度确定后,申请由国土局派人验线,验线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4、轴线定位后,引出到围墙壁上或不易移动的位置上做标注,并请监理工程师对轴线进行复核;

5、根据已测轴线与桩位关系,采用经纬仪运用极坐标法测放出桩位,打入Φ8钢筋作桩位标记并在钢筋顶部系红色胶带,在桩位上放上白灰以保证桩位不出错,并在桩位边插上标有桩号的竹签以保证不漏放桩位。

6、对放好的桩位经自检无误后提请监理工程师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正式压桩。

二、管桩的进场验收与堆放

应仔细研究地质报告,估计其入土深度,并按计划订购长度合适的管桩到场,所有管桩进场时应由质安员、施工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外观检查,并查验出厂合格证和桩身标记,不合格管桩立即退场,禁止使用。管桩进场堆放时应选择靠近桩机且便于取用的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不得超过两层。特别要注意,温度高的管桩应待其冷却后才能取用。

(一)、管桩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桩出厂前应做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

2、管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3、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4、管桩运至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管桩。

(二)、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2、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3、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外径为500mm的管桩不宜超过2层。

4、叠层堆放管桩时,应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5、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木枋或枕木,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 (三)、取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桩叠层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 2、叠层堆放的管桩不超过2层时,可拖拉取桩;当为2层时,桩的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

三、管桩的施打

(一)打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件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2、除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还应检查管桩的生产日期、蒸养方式和龄期。

3、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

大于2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6、打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应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二)、桩打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硬木、麻袋、草垫等弹性衬垫; 3、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 4、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5、管桩插入自然地面即为松软的填土及厚度很大的淤泥层,柴油锤采用不点火(空锤)的方式施打。

6、在较硬或密实的中粗砂、砾石层、圆砾、卵石、强风化岩层中施打管桩,宜重锤低击。

7、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如果沉桩过程中需要停歇时,应将桩尖停歇在软弱土层中,使继续沉桩时的启动阻力不致过大。

8、桩数多于30根据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9、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三)、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2、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3、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4、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四、接桩和截桩

接桩采用电弧焊接接桩,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焊条采用E43焊条,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 2、桩尖焊接时保证桩尖中心与桩中心重合; 3、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桩头的杂物,露出金属光泽;

4、上、下节桩对齐,错位不超过2mm,保证上节桩的垂直度;若上、下节桩间隙过大,则必须用钢板填满;

5、由两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同速进行施焊,焊缝饱满、连续,不得有夹渣、咬边、焊瘤等;

6、焊接桩时应遵守“二遍三道”的原则,不能一遍成活; 7、所有焊缝用钢丝刷清理干净,药皮要清理掉。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沉桩。

8、管桩接桩示意图如下:

9、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描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盖。

10、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11、每根桩须对照设计要求桩长及相邻桩焊缝错开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少,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2个。

12、打桩完毕收压后,待土方开挖至基坑承台底时,对高出桩顶标高的桩头进行截除,截桩时应采用TQ-300/-600型管桩通用截桩机,贴地面割除。对突出较短(≤50cm)即高出设计桩顶标高1.0以上者也可用

破桩器从头部破除。禁止用大锤横向敲击打碎。

五、送桩

若桩长快打平地面,而距最后收锤标准不远时,可送桩,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送桩器,让送桩器端面紧贴桩端面,送桩至收锤标准。整条桩施打时应连贯,一气呵成,意外停机时,尽量不超过2小时(特殊要求时例外)。送桩深度不宜低于设计桩顶标高,抗拔桩应预留锚入承台部分长度。

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0m。

2、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送桩完后对空孔部分回填土充实。 六、收锤标准

严格执行设计院通过试打桩后确定的收锤标准,确保成桩质量。收锤标准以贯入度控制或反弹率为主,入土深度为辅,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控制贯入度。

(一)、桩的最后收锤标准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1、桩头完好无损;

2、施打过程中锤击数或压力值无异常变化;

3、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二)、收锤标准

1、收锤标准应以到达的桩端持力层、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他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作为参考指标。

2、当贯入度较小而入土深度与设计深度相差太大时,应停止施工,向业主、监理方汇报。

3、如遇特殊情况:如贯入度骤变、桩身突然倾斜、跑位、断桩、移位或严重回弹、桩顶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等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4、记录人员要认真负责,如实记录,记录结果整理编入资料,技术人员及时组织现场隐蔽工程验收和办理各种签证手续。

七、质量检验

1、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标高、桩身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 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1 单排或双排条形桩基 ①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②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100 150 2 承台桩数为1~3根的桩 100 3 承台桩数为4~16根的桩 ①周边桩 ②中间桩 100 d/3或150两者中较大者 4 承台桩数多于16根的桩: ①周边桩 ②中间桩 d/3或150两者中较大者 d/2 4)配置封口型桩尖(十字型或锥型)的工程桩桩身质量检查,可采用直观法检查。

四、其他施工保证措施

(一)人员、材料、设备的科学管理

一、实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和项目组负责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优化组合,采用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各工种的管理,并保证施工强度所要求的施工人数,必要时组织抢工期实行双班作业;

二、每道工序定工日工时,确保当日任务当日完成,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形成制度;

三、及早制定每天主材及相应的辅助材料到场的材料采购的计划,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计划先期投入一笔资金做施工准备工作。工程进

度款必须全部用于本工程,材料款、工资等各方面合理分配;

四、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各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二)雨季施工的组织措施

若遇雨天天气,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须采用有效的防雨施工措施,应做好以下措施才能确保雨季施工安全和工期:

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必要时向省市气象部门购买月、旬天气预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提前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在雨天来临之前可多进一些材料,储存在施工场地,以备万一道路损坏的修复期内也有材料使用;

2、周密安排生产,在工程施工前期尽量赶工期,以保证雨天留有机动时间;尽量避免雨天时施工,宜待雨过天晴后再组织施工。如需抢工期,必须为施工人员配备雨衣等劳保用品;坚决制止违章作业。

3、修筑好场内临时便道,做好便道两侧的排水系统,施工期间准备充足砖渣或石渣等填料,当便道泥泞时,用以铺路,确保雨天场内便道能正常通车。场地临时道路要高出场地,保证道路不积水,不湿陷。加强维修人员力量,有缺损时及时修复。

4、施工前规划并挖设好场地临时排水沟,排水沟自排向附近的排水

系统,减少雨水对场地的浸泡,确保雨污水及时疏干,保持场区干爽。

5、定期清理疏通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顺畅。

6、场地低洼雨污水无法自然排干的部位,挖设集水井,架设潜水泵,雨天安排专人负责抽排水。

7、所有用电开关需遮挡措施,以防止雨淋潮湿而致漏电。 8、雨天常伴有雷电,需特别注意。雷雨天时,所有人员尽可能进入室内避雨,不要停留在露天空旷场地或桩机附近,以防止被雷击。

9、为施工人员配备足够的雨衣、雨具,保证在下雨时能进行一些必要的作业

10、桩机控制台架设雨棚,确保在下小雨不影响安全及质量的情况下,保持继续施工;

11、大雨来临前宜拉闸断开桩机及用电机具的电源(抽排水用电除外),配电箱及电机采用适当的遮盖措施防水。大雨过后,由电工检查所有配电箱及用电机具,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合闸送电。

12、若发现确实因雨天延误时间较多时,可增加设备来赶工期。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事前把关”的质量

管理方针,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目标的实现,根据该工程施工图设计、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质量措施,以达到合格的质量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保证体系目标管理体系技术保证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管理机构设置质量监控人员配备质量目标分解措施分项目标承包措施分项目标承包管理施工工艺保证措施计量管理保证措施技术资料保证措施材料质量保证措施关键工序控制措施作业质量检验措施质量:合格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建立创全优管理制度

1.建立技术责任制

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建立技术管理工作系统,制定分级技术责

任制。上级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监督下级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处理下级请示的技术问题等。下级技术负责人受上级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和监督,执行自己在技术岗位上的任务。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负的具体责任。各职能部门在技术业务上亦明确责任,并受上级负责人的领导。

2.建立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

实行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使全体技术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要求,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和工程质量优良。图纸会审着重研究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提出进一步改进设计、加快施工进度等合理化的建议。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所有工程开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制度,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及工人了解所担负的工程任务的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技术交底按技术责任制的分工,分级进行。各级技术负责人将本队承担的工程项目,将工程项目的构造、工程数量、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进度要求,各分部工程施工组织的分工和配合,主要施工机具的安排和调配等及工程的施工计划,向所属的班组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班组技术负责人按上述同样要求,并进

一步将具体操作方法、劳动组合、机具配备等,对全体工人进行交底。各级人员接受交底后,进行讨论,充分了解自己在施工中应负的责任,并对改进施工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级交底时,作好记录,作为检查施工技术执行情况和检查技术责任制的一项依据。

4.建立材料检验制度

凡用于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都要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钢材、焊条、混凝土外加剂要有出厂证明和检验单,所有原材料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配合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设计,经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新材料、新产品,要对其作出技术鉴定,制定出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后,才能在工程上使用。

5.建立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本工程在接受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外,将建立自己的检查验收制度。在技术责任制中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负的质量检查责任,同时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查员,进行具体的检查工作,对质量进行监督、量测、试验及作出原始记录,检查结果交付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建立班组检查、班组互检及交接检查制度。

6.建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的资料员对施工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对各类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实行标准化,电脑化管理。

(二)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1.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作好记录。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具有稳定可靠的质量。

2.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载明。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严格按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进行,并根据本标段的施工技术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达到质量优良。

4.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部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优领导小组,主持和组织工程创优活动,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质量管理工程师专职监察。实行各单项工程由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质量负责制,使创优落实到人头和施工具体工作中,做到层层包保。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

证工程质量。

6.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7.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图纸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比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对本工程箱梁吊装架设等关键部位成立QC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解决技术难关,确保施工一次成优。

9.加强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在工程中使用,达到结构工程内实外美。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

1、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管桩达到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开工前,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时,应调查了解清楚地下埋藏物情况及是否会影响沉桩,否则应移出。同时最主要是应认真组织项目参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将国家规范、设计意图、质监、监理要求交底清楚,并有书面签字记录,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里有数;

3、测量仪器及测量器具应经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放线各角

点应保证闭合,测放的桩位需多次复测,并用石灰粉按桩径直径画圆。施工中,控制点、控制轴线每周应定期复核检查一次;

4、管桩进场应检查有无合格证,及砼外观,包括是否存在裂缝、蜂窝麻面、混凝土脱落现象,桩身温度有无冷却。同时应检查桩端头板是否平整、垂直,接缝是否完好等。并应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签字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桩;

5、桩尖焊接到桩管上后,应使桩尖对准桩位点,打入小部分后进行桩垂直度调整,桩帽、桩身及送桩器应保持有同一直线上,对怀疑有移位的桩位应先复查,再打桩。

6、打桩 控制要求如下:

①、机移至桩位后,调整好桩机的水平度;

②、在使用的管桩上每米划线作标记,便于观察和记录; ③、吊桩采用一点起吊,绑扎点距桩端大于0.239L;

④、焊接桩尖对位后,由两人同时成900角由正前、侧面两方向用吊线锤观测,指挥机手调整桩身垂直度确认调整垂直度偏差在0.5%内后再进行施打;

⑤、记录员必须认真如实记录每米锤击数。 7、焊接

①、管桩对接时,上下端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出金属光泽;

②、焊好的桩头应自然冷却不少于5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③、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夹渣、咬边,焊条应用结422型。 8、桩打入土中约1m应再复核垂直度,若发生倾斜,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将桩拔出,清除障碍物或回填土后重新插桩;

9、在打桩时遇到如下情况:贯入度突变、桩身突然倾斜、桩身破裂、桩头破损时,应暂停施打,并立即向甲方、监理汇报,得到相关指令后再作处理;

10、收锤前,应认真测定最后几阵锤的贯入度。按图纸设计要求和试验桩结果控制收锤标准。

11、做好施工日记、隐蔽验收记录,原始记录和现场签证等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

(四)管桩施工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管桩挤土效应的预防措施

由于本工程桩数量较多,大量桩同时压入容易造成挤土效应,因此减少因挤土效应而产生桩上浮,亦是本工程项目的技术重点之一。

为减弱挤土,降低对邻桩的挤压,减轻上浮现象,我们拟采用以下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引孔施工;

2、各台桩机分区进行压桩,各自由近及远方向,先打密集桩群,再打间距大的桩;

3、对桩间距小于3.0d的承台,采用梅花型跳打方式进行沉桩,跳压间距不小于6d,时间间歇不短于24小时;

4、多桩承台的群桩,先施工中间桩,后施工边桩; 二、加强对桩顶、地面标高的观测措施 对浮桩及地面隆起的观测,采取以下办法:

1、施工前通过控制点引出高程参考点,测出场地标高,画出高程图网;

2、每天选择有代表性的桩进行标高测量,对比前次测量结果,看是否有上浮现象,若有上浮现象,即时采取复打等措施;

3、每星期固定时间对地面标高测量一次,以获取地面隆起的数据。 三、防止桩位偏差的技术措施

1、由至少两位测量员根据设计图纸及国土部门所提供的座标点与轴线交点的关系进行室内独立计算,相互之间核对计算成果,根据测量规范要求检查计算方法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测放角点、轴线交点、控制点;

2、各点测放完毕后必须由另一组人员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由各相关单位专业测量人员核查,确认测量成果;

3、对控制点、控制桩位必须严格保护,并经常复核,确保没任何移动;

4、地面隆起过大者,应对桩位重新复查,并调整到位;

5、插桩时必须将桩中心对桩位点,且在相互垂直方向约1m处各引出校验点来测插桩有无走位;

6、保证沉桩垂直度合符规范要求。

7、因本工程送桩长度普遍较长,空孔部分如不回填则宜产生偏位,因此需回填空孔部分。

四、压桩时遇到浅层障碍无法继续压桩 原因分析:

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中未能特别强调浅层障碍物及局部的土层分布深度和性质,导致沉桩时遇到浅部(3-4m)的老基础、大孤石,较深部(20m左右)的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实砂层、砂砾石层等情况无法施工。

防治办法:

(1)打桩前应对场地原有建筑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安排进行探桩施工;对浅层障碍物可采用挖土机挖除,当无法操作施工时,可采用钻机将障碍物钻穿,然后在孔内插桩后沉桩,严禁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

的方法纠偏。

(2)当桩已入土较深,桩无法拔出时,可采用小型钻机将钻具放入管桩中间的空洞中钻孔,将障碍物钻穿后继续沉桩。

(3)选用的桩机能量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条件相匹配,即桩机选型、配重应符合施工要求。

五、斜桩 原因分析:

(1)桩机机械维修不及时,如液压系统漏油导致桩机支撑下滑; (2)桩机自重总重量大,桩机基础如不平整坚硬,沉桩过程中,桩机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桩身极易发生偏移;

(3)施工中桩身不垂直,桩帽、桩身不在同一直线上; (4)接桩时桩身、桩帽不在同一直线上;

(5)施工顺序不当,导致应力扩散不均匀;尤其是有地下室深基坑的承台相邻桩身过近过密,使先施工的一边已有孔洞,再施工一面时桩身极易滑动。

(6)沉桩过程中遇到大块坚硬物,把桩挤向一侧;

(7)采用预钻孔法时,钻孔垂直偏差较大,沉桩过程桩又沿着钻孔倾斜方向发生偏移;

(8)桩布置过多过密,沉桩时发生挤土效应;

(9)基坑开挖方法不当,一次性开挖深度太深,使桩的一侧承受很大的土压力,使桩身弯曲变形。

防治方法:

(1)桩机施工前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以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2)场地要平整坚硬,在较软的场地中适当铺设道渣,不能使桩机在打桩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对桩位的影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局部回填平整,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达到桩施工要求。

(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桩身垂直度,重点应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桩帽、桩身及送桩杆应在同一直线上,沉桩时宜设置经纬仪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校准。

(4)尽量减少接桩,预制管桩接头不宜超过3个,接桩宜在桩尖进入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5)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桩基施工后的孔洞应及时回填,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垂直度的控制。

(6)当遇到障碍物时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沉桩;沉桩时发现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必要时应把桩拔出重打,桩进入一定深度后,不宜采用移动机架进行校正,以免发生断桩,应采取其他措施。

(7)采用预钻孔法时,严格控制钻孔垂直度。 (8)合理布置桩位,桩与桩的中心距不小于3倍桩径。 六、桩身破坏 原因分析:

(1)施工过程中由于斜桩现象的出现或桩端、送桩杆不平整导致桩端应力集中,使桩帽滑落或桩头爆裂。

(2)桩机施工锤击冲程太大。

(3)桩机施工过程中桩机擅自移动机架进行校正桩位、桩身垂直度,导致桩身断裂;施工结束后人工凿桩野蛮施工以及桩机施工后不合理的土方开挖。

(4)桩身材料质量; 防治方法:

(1)选用桩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桩身的垂直度,避免斜桩的发生。

(2)控制好桩机施工终止条件,对纯摩擦桩,终止条件宜以设计桩长为控制条件;对长度大于21m的端承摩擦桩,宜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贯入度作对照;对长14—21m锤击桩,应以最后三阵锤贯入度为控制条件,开挖后采用截桩处理;当贯入度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宜继续送桩(1m范围内),直至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结束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出具处理方案。

(3)桩机施工结束后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以及凿桩施工,必须强调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桩基成功的关键,施工过程中要慎之又慎。

(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桩身原材料的检查验收。

施工中发生桩身破坏,宜采用小应变等有效的手段检测桩身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五)成品保护措施

1、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盖。

2、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3、凡在成品或半成品区域或装卸运输,要设专人管理,防止被撞或被刮。有效采用成品保护的护、包、盖、封措施,对已完工程进行保护。

4、现场的水泥、钢桩尖等能入库的放在库房保管,不能入库的要用篷布遮盖,并进行支垫,防止日晒雨淋和受潮。

七、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安全生产措施

与规章制度,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一丝不苟,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

在各主要施工点和关键部位,必须设立1个以上专职安全员及另设几个兼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网络。由安全生产组管理和指导,并直接受项目经理领导,以便层层落实安全技术操作,检查执行情况,随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架见下图。

项目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质量安全部 各工区主任 各施工作业队队长 质量安全科 各施工队专(兼)职安全员 各工区专职安全员 (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逐级安全技术交底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

2、保证现场作业的员工均接受过岗前技术及安全培训,特种作业工人均持证上岗。

3、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现场有关部门规定;

4、上班前必须在桩机各部位及钢丝、转动部位加润滑油,各制动部位要灵敏,试桩正常后方能施工;

5、桩机搬迁时,指挥员应注意地面及空中的情况,要保证桩架的稳定、平衡、垂直移动,保证安全;

6、起吊重物要有专职指挥,起吊时重物及吊臂下严禁站人; 7、经常检查起重钢丝绳的完好性,发现有磨损及断股散开者必须立即更换;

8、检查机械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停电后方能进行; 9、严禁酒后作业;

10、设立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设立警告牌;

11、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安装相应漏电保护电装置,且接地接零,实行三相五线制;

12、现场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至少要有处理轻割伤和擦伤的药品,处理扭伤和错位的临时夹板和绷带。

(三)防火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安全防火措施,加强职工队伍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提高职工对消防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防火检查小组,每星期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3、建立严格的安全防火管理制度,特别是对灭火器,要严格检查。对过期灭火器要及时换掉,务必使之完好,随时备用;

4、施工现场要配齐灭火器材,分布工地各主要部分;

5、对油料要集中统一管理,油库区严禁烟火,气瓶等危险品单独设库存放;

6、各种电机、变压器开关、线路开关、控制电器由电工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安全用电保证措施

1、接地与接零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必须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①、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②、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③、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④、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设间距不大于12米时,采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采用绝缘截面不小于16mm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⑤、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轨道、金属操作台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金属门等均应用保护接零;

⑥、供电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工作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保护零线重复接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不得一部份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⑦、所有排水泵及电缆、电线必须为防水型。 2、配置漏电保护器:

①、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配电室)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

②、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一般场合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乘

积的极限值为(不大于)3mA.S;

③、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应与动力设备的容量大小、相数等实际情况相适应、相配合,如三相电动机则应选用参数匹配的三相三线的漏电保护器;照明用电必须与动力用电分开,照明应选用单相二线的漏电保护器;

3、开关箱按三级设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开关箱距离机具不能超过三米,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4、外电保护:

①、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和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电压1KV以下为4米;电压1KV-10KV之间为6米;

②、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电压1KV以下为6米,电压1KV-10KV之间为7米。

5、配电系统:

①、所有的电线架设都必须使用电杆、绝缘子、横担等,按规范要求架设;

②、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完好无损;

③、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装设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 ④、带线导线与导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绝缘包扎,带电导线必须绝缘

良好;

⑤、带电导线严禁搭、挂、压在脚手架或其它物体上;

⑥、配电箱与开关箱应作名称、用途、分路标;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并有专人负责;

⑦、电箱内部及其周围临近区域不得有杂物、灌木和草等; ⑧、室外用电严禁拉设使用花线,严禁使用铜线或其它金属线代替保险丝使用,严禁工人宿舍内乱拉电线、插座;

⑨、电气装置应定期检修。

(五)场地内车辆及行人安全保证措施

1、设定行车道,设立交通指示牌,保证车辆在场地内有路可走,避免车辆沉陷及翻侧;

2、场地桩洞应及时覆盖,并设立警示牌,避免行人及车辆误入桩洞,产生危险;

3、禁止非施工人员及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六)防雷雨措施

施工过程中,当接到雷雨消息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固桩机,加固临时设施,必要时撤离河底; 2、电源线要固定好,并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3、在每台桩机上安装避雷针、防雷接地;

4、安排专人(至少有一项目副经理以上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对设备、围堰、作业平台、边坡及围墙等巡视,直至或雷雨解除;

5、严密观测河水的上涨情况,随时报告水位; 6、禁止人员车辆雷暴来临之际靠近边坡、围墙; 7、所有用电设备均应切断电源,开关箱上锁;

8、对放置在边坡附近、松软场地、低洼地带的设备,要充分估计其出危险的可能性,必要时应撤离至安全地方;

9、调集必备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准备随时抢险。

八、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文明施工是工地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保证施工生产最佳安全状态的重要一环。我公司将结合市政府有关“净、畅、宁”工程文明方面的要求,做好工程文明施工。

(一)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负责人环保?水土保持技术技术负责人生产调度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劳务管理负责人其它有关部门材料管理负责人(二)施工区域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入口处设有布置详细的施工平面图,入口处显著位置布置“六牌一图”。

<2>工地临时用水及排水设施全面规划,使设施不妨碍交通和工地周围环境。

<3>工地的临时道路做到坚实平坦,保持畅通。频繁交叉处设有明显的交通标志或临时的交通指挥。

<4>一切建筑施工器材都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入,整齐稳固,并按不同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出厂日期、进货验收日

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的具体工作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框架图

期及用途分类标示,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高度。

<5>作业中使用剩余器材及余料、废料等都随时清理收回,分类集中堆放。

<6>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宣传标语牌,基坑、沟槽等危险处设置危险标志牌,夜间挂红灯警示。安全设施按规范标准设置,保证不随意乱动。

<7>言谈、举止文明,待人礼貌,充分尊重业主和监理代表。 <8>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与施工现场周边单位关系,保持与周边居民关系融洽,友好相处,争取有关单位和群众的谅解及支持,控制施工噪音,尽量做到施工不扰民。

(三)噪声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有关噪声的要求、规定执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

<1.1>1 、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建筑施工作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禁止在中午和夜间进行产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业。由于施工中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的其它特殊情况,确需在中午和

夜间进行连续作业的,在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4>在施工场地外围进行噪音监测,对于一些产生噪音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音,如金属和模板加工场地均搭设工棚以屏蔽噪音。

<5>所有机具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合格后方可进场,严禁机械带病工作;

<6>教育施工人员不准喧哗吵闹,违者严厉处罚。

(四)粉尘控制措施

<1>经常洒水或浇水,减少粉尘污染。

<2>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3>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的在仓库内进行。

<4>现场主入口处设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行驶。专人负责清扫、冲洗道路,保证车辆行驶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九、桩基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措施

<1>为了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严格服从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协调,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指挥。包括进场时间、工作时间、场地使用和安全管理等。

<2>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主动与存在交叉施工项目的单位取得联系,了解设计情况、施工安排,协调工程施工配合事宜,调整施工进度安排,必要时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3>请建设单位牵头,监理、设计单位参加,协调各有关专业施工单位间的施工配合,重点做好接口单位的配合。需要我单位调整计划时,我单位服从协调,积极为其他专业施工单位创造条件。

<4>在施工前期,详细审查图纸,在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指导下,建立接口表,明确与所有相关系统的接口形式,制定施工调试方案。整个施工过程中,及时澄清和落实自身及相关接口方处理的情况。

<5>安排专人维护行车区的安全和环境,充分考虑和分析外界条件及工序间干扰对工程的影响,制定应急措施,减少制约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十、应急预案

(一)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1、危险源:

a、人员、施工车辆在孔口周边行走,造成的坠物落孔、人体落孔; b、触电、起重工具失灵、钢丝绳断裂、拖吊管桩挂钩滑落等; c、火灾、桩机倒塌、爬高坠落、工人闹事。

2、可能造成的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工人滋寻闹事等安全事故,可造成肢体伤残、劳动能力丧失、死亡。

(二)应急与响应机构、职责与分工

(一)现场指挥组

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组成。

职 责:负责组织与指挥整个事故现场的抢救工作,向各应急小组调配应急所需的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做出决定。

(二)抢救疏散组 由组长、成员组成。

职责:负责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疏散物资材料、汽车、设备工作,了解事故现场需要抢救人员的数量和抢救地点、危险程度并具体组织抢救疏散。负责车辆及相应工具的供应,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全面情况及其变化,及时向现场指挥组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

(三)医疗救护组 由组长、成员组成。

职责:主要负责组织抢救伤员的应急救护工作。 (四)安全警戒组

由组长、组员组成。

职责 负责现场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后勤供应组 由组长、成员组成。

职责:迅速调配抢救运输车辆至事故发生点;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13.3报告 (一)报告流程

当事故发生时,按以下工作流程迅速报告:事故第一发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安全部→现场指挥组→就近医院→公司总经理及工作站。

(二)报告内容

现场伤害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和财产损失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性质、当前现场状况初步减少伤亡损失的应急措施。

(三)联系方式

利用对讲话和电话联系生产调度部门和安全部门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按流程逐级报告。

(三)联络

(一)医疗救护组与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地点人员伤

亡情况,联系医务人员及救护车辆。

(二)抢救疏散组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指挥疏散,小组派专人在路口引导救护车辆,以便顺利准确到达指定地点。

(四)疏散

(一)疏散组首先了解事故现场有无被困地点和抢救通道是否畅通。 (二)疏散组在极易造成拥挤疏散通道布置专人看护。

(三)疏散组派专人引导疏散至安全地带,并确认是否有人员未能脱离危险区,如存在立即进行施救。

(四)指挥组调派现场安全值班车辆到达事故现场待令,并联系施救所需设备、器具。

(五)应急措施

抢救疏散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事故蔓延扩大。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一)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 1、抢救疏散组立即使伤员脱离危险区域。 2、救护组确认疏散出来的人员伤势情况。

3、在医疗人员未到之前救护组人员根据伤势情况采取止血、人工呼

吸相应的急救措施。

4、根据伤势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二)机械伤害

1、抢救疏散组安排电工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或移出机械。 2、发生机械人员伤亡时,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人员进行固定、包扎、止血、紧急救护等。

3、伤势严重、呼吸中断或心脏停止跳动:医疗救护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

4、根据伤情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三)火灾

1、迅速判明火情,属用电起火的,要尽快切断电源,同时启用消防设施灭火。

2、如火势太大,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同时向其他部门求助,其他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3、迅速疏散人员,抢救现金、重要资料、财产。 4、协助消防队灭火。

5、保护现场,维持秩序,提高警惕,防止有坏人趁火打劫。

(四)当发生滋寻闹事时的预案

当发生有人在工地借机生事,无理取闹,损毁我司声誉,扰乱正常施工秩序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项目部人员应按如下预案进行,制止事态扩大。

1、冷静分析。项目负责人面对工人的吵闹,切忌急躁,要冷静分析事发原因,分清是我方原因还是他方的原因。

2、解释开导。如属我方原因,要态度诚恳,做好解释工作,讲明原因,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如属我方工作失误,要先做自我批评,求得客户谅解,再积极改正,弥补过错;如是他方方面的原因,则应婉转指出,讲解清楚,一般情况下工人都能理解,但不要得理不让人,使人难堪,激化矛盾。

3、劝阻警告。如在我方人员做了许多解释工作后,工人仍执迷不悟借机生事,吵闹,当班人员则应严厉指出其行为的错误性,令其立即停止错误行为。

4、报警。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后仍不能制止工人借机生事的行为,当班人员则应赶紧报告给领导和公安部门,请求警方的力量制止滋事行为。

(五)触电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

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六)现场保护

(一)安全警戒组划定安全警戒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均不得破坏,为抢救伤员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二)成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由施工部、技术部、安全等部门人员及工会组织成员的事故调查组、配合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

(七)现场恢复

抢险工作完毕,待安全处和地方安监部门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锤击预应力管桩33 - 图文

第一节锤击预应力管桩33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建筑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f2no5dtmv207lq1bbd16zh7s4eqd201d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