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工作情况的报告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5.06.29 【实施日期】2015.06.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5年6月29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 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宽带通信网络,到2015年3月,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接近93万公里,光纤接入到户/办公室
(FTTH/O)端口达到1.86亿个,全国93.5%的行政村开通宽带,移动通信基站达353.9 1 / 5
万个,固定电话、固定宽带、移动电话、互联网网民数分别达到2.5亿、2亿、12.9
亿、6.5亿,其中4G用户超过1.6亿。二是制造业等经济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装备、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开始步入集成应用新阶段。一批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强、前30强中,中国企业分别占4家、8家。农业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商贸流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成为推动行政管理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与政府核心业务日益融合,金关(海关)、金税(税务)、金盾(公安)、金审(审计)、金保(社保)等一批国家重点信息应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网上办事的新渠道。四是信息网络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体新兴平台。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导、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综合性商业网站积极参与的网络文化阵地新格局基本形成,信息网络成为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新途径,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五是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超过70%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互联网、30%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六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口就业、食品药品监管等重要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蓬勃发展,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坚实基础,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七是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泛在连接和数据开放推动城市公共服务更趋普惠包容,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救灾、交通运输、环境治理、社区服务等领域创新应用大量涌现,不断拓展城市公共服务新渠道。八是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两化深度融合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 2 / 5
(一)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两化深度融合政策体系。
国务院先后出台《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对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各部门、各地区围绕网络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推动移动通信业务转售、宽带接入市场引入民间资本等电信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电子商务领域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促进电信业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健康发展。目前,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二)实施重大工程,推动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智能化转型。
围绕推动我国工业产品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通过组织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物联网发展专项、“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信息通信技术融入重大装备和成套装备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日渐增强,大型枢纽机场行李分拣系统、千万吨级炼油控制系统、智能化煤炭综采成套装备、大型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重大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大型快速高效冲压生产线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批量出口。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智能仪表、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2%,本土品牌汽车厂商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化程度超过40%。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广普及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顺应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流程的变革趋势,探索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的新机制,通过标准制定、搭建平台、政策引导、 3 / 5
试点示范,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2009年以来,组织开展了钢铁、汽车、机
械、纺织等35个行业近3万家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炼出一套融合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吸纳成熟管理方法、全面指导企业科学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标准,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标准体系(GB/T23000-23999),其中4项国家标准已立项。围绕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开展了企业试点,培育和完善第三方咨询、培训、评定服务体系,一批试点企业在精益管理、风险管控、供应链协同、市场快速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已初步显现。
(四)坚持多措并举,以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统筹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技术改造专项、中小企业基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重点支持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流程管理、物流配送、能源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企业两化融合迈向集成应用的新阶段。航天、航空、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钢铁、石化、有色、煤炭、纺织、医药等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ERP(企业资源计划)装备率超过70%,大幅提高了精准制造、极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华为、三一重工、潍柴、吉利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了全球多地协同研发体系,有力支撑了企业的国际化转型。目前,信息通信技术正在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从局部流程优化向全业务流程再造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生产方式转变。
(五)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制造业生产方式持续变革。
顺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通过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现代服务业科技工程等示范项目,发现典型,示范引领,培育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家电、服装、家具等行业正形成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方式,青岛红领、维尚家具、小米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构建新型生产模式实 4 / 5
现了逆势增长。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的服务型制造业务快速发展,陕
鼓、徐工、中联重科、东方电气等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业务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