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天气预报“潜规则”看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天气预报“潜规则”看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

对普通百姓来说,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之后,收看央

视的天气预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第二天甚至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尤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就更重要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国人对央视的天气预报是十分信任的,央视的天气预报也对国人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我们往往会听到“华南中部”、“江南南部”、“内蒙古东南部偏南地区”等区域名称,这似乎已经成为天气预报节目中的“习惯用语”。但对于这些“习惯用语”,观众在看完或听完后仍然是雾里看花,并不知道究竟在哪里,只好等待具体的城市预报。

前不久,央视《天气预报》的某主持人在博客中揭开了天气预报中的一些“潜规则”,也让笔者消除了一些困惑。

该主持人称,在与几位气象预报老专家聚会时,她向专家请教“内蒙古东南部偏南地区”指的到底是什么地方时,专家以一个史上最“牛”的例子做了解释。在某天的天气稿件上,他惊奇地看到这样一个地名:“西北地区东南部中部偏北地区”,这个大家都摸不着头脑的地名――其实就是宁夏地区,而所谓“内蒙古东南部偏南地区”,就是指内蒙古赤峰市一带。如此简单的地名,用两个字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文字含糊其辞地让观众去猜?原来是为了规避责任风险,相关工作者不得不将预报结论作如此表达。 从媒体上知道不少行业有“潜规则”,但没想到央视气象节目也有“潜规则”。不错,按照这些“潜规则”,其单位和工作人员都可以规避责任风险,但一些云里雾里的区域名称,

让观众不明就里,也就不能根据天气预报适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生活,甚至因为不能准确及时了解天气信息而带来严重后果。及时、准确地公开天气信息,这是天气预报工作者服务百姓的应尽之责。如果怕承担误报责任而使用“潜规则”,用模糊语言与观众“捉迷藏”,那就失去了天气预报的意义了。

令人忧虑的是,据媒体曝光,有“潜规则”的还不止气象节目。如果在电视节目中“潜规则”大行其道,表面看没有差错,但节目的公信力就会遭遇挑战,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感谢您的阅读!

从天气预报“潜规则”看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

从天气预报“潜规则”看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对普通百姓来说,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之后,收看央视的天气预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第二天甚至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尤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就更重要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国人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f0hu15gyt2xn8u9whcj4n25q6nxtf004f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