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章末检测(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日本水俣事件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日本水俣事件中的污染属于( ) A.铅污染
B.汞污染
C.氮肥污染 D.杀虫剂污染
2.日本水俣事件中的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 ) A.通过水体环境 C.通过土壤环境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日本水俣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地区在氮肥生产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水,这些废水污染海湾,引起鱼、贝类中毒,通过食物链毒素累积到人体内。故水俣事件属于汞污染。第2题,重金属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主要是食物链。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4.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用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 C.②③④ 答案 3.C 4.B
B.①②④ D.①③④ B.通过大气环境 D.通过食物链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就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第4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
读“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周报图”,完成5~6题。
5.图中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指数分别为( ) A.150~250、250~300 B.100~200、200~300 C.150~200、200~250 D.100~150、200~30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杭州是空气质量状况优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B.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远离海洋 C.位于京广线上的城市中,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好 D.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劣于太原而优于武汉 答案 5.D 6.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第6题,杭州不是港口城市,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石化工业发达和地处黄河谷地,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优于太原但劣于武汉。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城市的垃圾产生量已达3.52亿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造成我国城市垃圾不断迅速增长的原因包括( )
①新兴农业的快速发展 ②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③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④工业的快速发展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8.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解决的较好办法是( ) A.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B.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C.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
D.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迅速增长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良的消费习惯及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与农业生产,特别是与新兴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第8题,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将其焚烧、运离等都有其不利之处,最好是将垃圾中有机成分分离出来,用作二次新能源。
从2011年起,上海市全市18个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试点,近百个居住区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目标如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10.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其好处是(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A项大气污染取决于污染物的浓度,细微颗粒的随风扩散有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C项可能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D项医疗垃圾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者存在不可降解的物品则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第10题,许多城市已采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其中有害或有毒垃圾专门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
B.①②④ D.①②③
循环利用的垃圾再次利用,成为工业的原料;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属于城市规划的内容。
11.有关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没有遵循《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B.美国虽然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很好地遵循了《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C.自1990年到2010年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达到指标
D.从1990年到1996年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俄罗斯的2倍变为3倍多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自1990年到2010年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超过预计排放量,符合标准,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于预计排放量;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于预计排放量,说明没有遵循《京都议定书》的规定;1990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俄罗斯的2倍,到1996年变为俄罗斯的3倍多。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 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 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回答12~13题。
12.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3.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答案 12.A 13.A
解析 第12题,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并且墨西哥城位于盆地中,多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第13题,通过实施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治理工厂废气,减少污染源。
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它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同时又是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读“某地两日TSP浓度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有一天是雨天),完成14~15题。
14.关于TSP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相一致 B.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完全相反 C.TSP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高峰值 D.气温越高,TSP的浓度值也越高
15.关于TSP浓度的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此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减少 B.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高
C.天气对TSP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响不是很大 D.当近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值就较低 答案 14.C 15.C
解析 第14题,对比两图中的TSP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15题,中午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气温升高,大气对流旺盛;雨天时TSP浓度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