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六神奇的眼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 )
A. 甲、丁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丙
2.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关于老花眼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 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4.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
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是( )
A.
B.
C.
D.
5. 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
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 )
第15页,共16页
A. 平面镜 B. 凹透镜 C. 凸透镜 D. 变色镜
6. 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
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D.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7. 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
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 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8.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
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9.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小
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王是远视眼
C.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
B. 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
D.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10. 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
于( )
A. 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 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 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二、多选题
11. 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8页,共16页
A.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B. 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字的放大倒立的像
D.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
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眼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13. 一束平行光进入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
射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变强 B. 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变弱 C. 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 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三、填空题
14. “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______上,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的焦距。
(2)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
第15页,共16页
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15.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晶
状体的折光能力太______(选填“强”或“弱”)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可配戴______透镜矫正.
16. 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
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镜进行矫正。
17. 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
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四、作图题
18. 根据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
矫正所需的透镜。
五、实验探究题
第8页,共16页
1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试作出这一过程的折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______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是______,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小燕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
的眼睛,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注水和抽水变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观察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1)通常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______;实验中模拟远视眼成因的是图______。 (2)若要矫正图乙所模拟的人眼的视力,应佩戴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六、综合题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第15页,共16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六神奇的眼睛练习题-普通用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