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测试》教师教育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经验类化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贾德B、吉尔C、苛勒D、加涅【答案】A
2. 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 )。
A、信度 B、效度C、实用性D、区分度【答案】A
3. 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
4.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A、导向型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C
5. 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答案】A
6. 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7. “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 )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答案】B
8.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答案】A
9. 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
A、苛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答案】B
10.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答案】B
1 / 8
11.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
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
12.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C
13.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
A、和谐教育思想B、教学过程最优化C、教学发展观D、全面发展观【答案】A
1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答案】C
16. 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 )。
17.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应用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答案】C
18.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答案】B
19.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答案】C
20. 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A、罗杰斯B、班杜拉C、奥苏泊尔D、马斯洛【答案】D
二、多选题
21. 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
23. 精细加工策略中属于记忆术的是( )。
A、位置记忆法B、谐音联想法C、关键词法D、视觉想象E、语义联想【答案】ABCDE
24. 人的力量包括( )。
2 / 8
A、身体力量B、社会力量C、家庭力量D、网络力量E、精神力量【答案】AE
25. 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 )。
A、孟子B、荀子C、弗洛伊德D、洛克E、华生【答案】AC
26. 下列哪些行为是教师道德形象的体现( )。
A、理解学生B、公平公正C、奉献精神D、博学多才E、为人师表【答案】BCE
27. 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
A、复述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计划策略D、组合策略E、精加工策略【答案】ADE
29. 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
A、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重视人文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E、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答案】ACD
30. 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B、计划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E、发展性原则【答案】ABDE
31. 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品德是后天形成的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D、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答案】ACD
32.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
A、综合性B、可操作性C、灵活性D、层次性E、指向性【答案】ABCDE
33. 班级目标管理实施阶段中的协调工作的内容有( )。
A、协调班内人际关系B、协调本班与其他班的关系C、协调学校有关部门的关系D、协调师生关系E、协调班内各项工作的关系【答案】ABCDE
34. 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
A、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B、教育发展程度和教育规律C、哲学观念D、人性假设观念E、理想人格【答案】CDE
35.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包括( )。
36.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