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穷究事理、先谋后事 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 5、义利两全、富国强民 6、知人善认、赏罚分明 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8、不陷不渎、上下同欲 综上,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经济管理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

孟子:分工,并加以引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荀子: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扶过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运筹决策的思想

在生产,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如《孙子兵法》中:①要有预见性:“知己知彼” ②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有系统性 ③有严密性,纪律严明 ④要有权威性,令行禁止,军令如山 ⑤要有灵活性,随机应变,用兵如神 ⑥要有科学性,要知天文,识地理,懂民情

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张“三思而行”

诸葛亮,《隆中对》,就是一个高瞻远瞩,善于分析形势吓未来的决策典范 3、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

关于人性:荀况“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桑叶,敢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关于人的需求:管仲指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关于奖惩: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主张重赏重罚。韩非子:“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关,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4、关于领导艺术

《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治国思想中主张: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 一、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7

古巴比伦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古埃及及其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古罗马的分权制。 古罗马帝国统管全世界的教徒,社区教士—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教皇。层级管理。18世纪下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制度的产生,工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出现了各种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也是随之出现了质的飞跃。主要有:

1、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

2、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3、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4、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5、欧文的人事管理

6、巴贝奇的作业研究报酬制度 7、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

8、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构成 一、 管理理论概述

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 二、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

(一) 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效率 代表人物:泰罗(1856-1915),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 1、泰罗的贡献:

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哈拂大学法律系,因病中途辍学。1875年,在机械厂当学徒,1878进入钢铁公司当技工,1884年人总工,1898—1901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1901年以后,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1906年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车间管理》,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提出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素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泰罗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其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提出科学管理四原则:

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科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以保证8

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来办

3)、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管理者负责按科学原理制定工作方法,工人负责按此完成相应的工作(以前,几乎所有的工作和责任都是由工人承担的)。

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管理科学的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从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

在管理实践中,泰罗从管理思想出发,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1)、制定工作定额—-搬运生铁块实验。挑选强壮的荷兰移民史密特,问三次问题:“你是一个价值高的人?””吗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一个值高价的人吗?”“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愿意一天挣1。15美圆还是愿意挣1。85美圆?”“我当然愿意挣1。85美圆,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值高价的人,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价值高的人?”。就按照泰罗的要求做。泰罗把他所有的动作及时间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出标准动作及其时间。每个工人都按照这个动作干活,工人的日工作两由12。5吨提高到47吨-48吨,日工资由1。15美圆提高到1。85美圆。并按照这些动作发生的时间制定出定额—“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

2)、标准化—铁锹实验。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械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即标准化原理。

铁锹1磅中对工人是最合适的,因此,用大铁锹铲轻物料,用小铁锹铲重物料。使堆料厂工人从400-600名降到140名,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由原来的6吨提高到59吨,工人的日工资有原来的1。15美圆提高到1。88美圆

3)、对工人进行科学训练,使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选择“一流的工人”—能力适合而且愿意去做,并用科学的方法去培训他们。

4)、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制止工人磨洋工。制定定额,工资率随着完成定额的程度上下浮动。如果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则定额内的部分连同超出的部分按比正常单价搞25%计酬;副国完不成,按比正常单间低20%计酬。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表现而不是工作类别支付工资。从而大大提高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机关诺言工作方法。由原来的一个职能工长,变为8个,个负其责。计划工作包括:时间和动作研究,工作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制定计划,发布命令,进行控制等。 2、其他人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

通动作的研究,制定工作定额。强调去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并且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并得出结论:认为工人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是同为管理人员对工人的关心不够。

9

2)、亨利甘特

强调在劳资之间发展一种共同利益,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为此,他强调教育工作以及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增进对方这种制度的理解的重要性。甘特着重指出:在所有的管理问题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在计划和换制工作中的重要性,创造了“甘特图”。 (二) 组织管理原理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韦伯、林德等 1、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明确了管理原则,划分了相应的管理活动。 1)、基本活动与职能

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为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资金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

归纳出管理的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a、劳动分工 b、权责相当 c、纪律严明(尊重协议,以达到服从,专心,尽力,到建外部声誉) d、统一指挥(雇员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 e、统一领导 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g、报酬 h、集权 i、等级链 j、秩序 k、公平 l、人员任期稳定 m、首创精神 n、团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2、马克斯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强调组织的运转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依据业主或管理者的判断。官僚组织的主要特征:劳动分工、权利体系、正规选择、规范制度、非人格化、职业导向。 4. 其他人的贡献:

巴纳德:《经理人员德职能》,组织是两个和更多人经过有意识的协调而形成的活动或力量系统 三、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霍桑实验 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第一阶段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 继电器装配试验 ?第三阶段 大规模访谈

?第四阶段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结论: (1)霍桑效应

(2)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人的行为与认得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不仅追10

求金钱收入,而且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欲望。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其特有的感情倾向和精神导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4)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行为科学学家

(1)、赫兹萡格:双因素理论(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因素)

①保健因素: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监督,人事关系,工作条 件;

②激励因素:使员工得到满意的因素,如成就感,认可,挑战性。

(2)、弗卢姆:期望理论 (3)、麦克雷戈:成就需要理论

(4)、戴尔卡内基:《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们》;告诫人们成功之路在于: ①通过对人们努力的真诚赞赏,使人们感到他们自己是重要的; 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③通过让别人讲话,对其表示同情,以及“从不对一个人说他错了”的方式,使人们 接受你的思维方式

④通过赞扬人们的优点和给予反对者机会来使他们的面子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态度。 四、数量管理理论

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终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包括: 1、运筹学 2、系统分析 3、决策科学化 五、系统管理理论

卡斯特、罗森茨威克、约翰逊等在系统论和控制论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要点: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又可分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六、权变管理理论

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通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般的权变变量: 1、组织规模

2、任务,技术的举例行 3、环境的不确定性

11

4、个体差异

现状:①全球化②发展趋势,工作人员多样化③道德④激励创新与变革 ⑤授权⑥工作人员的两级化。

七、质量管理理论

质量: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目标或需要的能力。质量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员、产品、工艺。 (二)、再造

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在《再造公司》一书中,将再造定义为对经营过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上取得重大突破。 再造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的缩小和外报业务的增加。例啤酒公司搞营销。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本篇阐述了管理的过程内容,即决策、计划、组织、人力、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 第三章:决策 (6学时)

本章主要阐述了决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方法等内容,要求掌握有关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分类,了解决策理论,并在次基础上能够理解决策过程,运用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

本章重点:1.决策的定义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的方法 本章难点:1.决策的过程 2.决策的方法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决策的定义一、

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要素:决策者—不同的决策者决策结果不同。决策者的效用。 方案—可行,理性决策和管理决策 目的—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 由概论出发,决策应具备以下特征: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清楚、具体 没有问题,不需决策:目标不清,无从决策。

2、决策要有多个可行的方案可供选择:比较优劣,坚定实施信心 3、有没有进行方案的分析评价:方案的利弊 4、决策的结果:最合理方案(有限理性)

5、决策是主观判断过程,因此,决策过程与决策者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

12

6、决策是有规律可寻的:自然规律 二、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决策是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3、穷究事理、先谋后事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5、义利两全、富国强民6、知人善认、赏罚分明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8、不陷不渎、上下同欲综上,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经济管理思想: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孟子:分工,并加以引申:“劳心者治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ej9965g9968ub00wtu64vbt01gdo5005e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