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参考答案(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A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AB; 6-10. AABBC

二、是非题

1-5. FFFFT;6-10. FFFTT

三、填空题

1. 6.5-7.5,7.5-8.0,5-6.

2. 前者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后者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包括细菌的芽孢 3. 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

4. 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5. 对数生长,连续培养法,最高稳定 6. 62-63℃,30min或71℃,15min 7. 5℃,25-37℃,45-50℃。

8. 化学吸氧法,密闭容器内反复抽真空后充N2 9. 10-15℃,25-37℃,45-50℃ 10. 恒浊法,恒化法

11. 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微好氧,耐氧 12. 乳酸菌,乳酸,腐生细菌

13. 低温防腐,加无毒的化学防腐剂,干燥防腐,利用微生物产酸防腐 14. 苯甲酸钠

四、名词解释

1. 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环境下,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

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的过程。

2. 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使微生物处于比较一致的生长发育阶段上的培养方法叫同步

培养。例如利用孔径大小不同的滤膜,将大小不同的细胞分开培养,可使同一大小的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

3. 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以菌

数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4. 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的时间。

5. 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此称为分批培养。 6. 指在空气或氧气存在下生长的微生物。

7.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8. 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

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9.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物能引起试验动物群体100%死亡率的最低剂量。这是评价药

物毒性的另一指标。

10. 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0分钟),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五、问答题

1.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可概括为:

1)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2) 高温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常用高温进行消毒灭菌; 3) 低温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故低温用于保藏食品

2.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即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长期和衰亡期。 1) 延滞期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2) 对数生长期的特点是:细菌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

3) 稳定期的特点是: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 4) 衰亡期的特点是;活菌数按几何级数下降。

3.灭菌是杀死所有微生物;消毒是杀死或消除所有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病原菌传播的目的;防腐是利用理化因子使微生物暂不生长;化疗是有效地消除宿主体内的微生物。 4.用比浊法测定微生物的数量主要是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它的特点是快速。在测定前首先必需绘制出浊度与数量的相关曲线,浊度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数靠用稀释平板法测定或用计数板测定。曲线绘好后,在生产中,只要用比色计测出菌液的任一浊度后就可以从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菌数。

5.菌种:繁殖速度较快的菌种的延迟期一般较短;

1) 接种物菌龄: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接种时,其延迟期较短,甚至检查不到延迟期; 2) 接种量:一般来说,接种量增大可缩短甚至消除延迟期(发酵工业上一般采用1/10的接种量);

3) 培养基成分:在营养成分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上生长的延滞期比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时短;接种后培养基成分有较大变化时,会使延滞期加长,所以发酵工业上尽量使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种子培养基接近。

6. 1)菌种,不同的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不同菌株代时不同;

2)营养成分,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代时短

3)营养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生长速率与营养物浓度呈正比, 4)温度,在一定范围,生长速率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

7.⑴菌种;(2)菌体数量;(3)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4)灭菌物体的pH值;(5)灭菌对象的体积;(6)加热与散热的速度。

8.为了防止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因自身的代谢作用产酸或产碱改变环境的pH值,通常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或碳酸钙。

9.在t0时菌数X=100 在t1时菌数Y=1000000000

n(代数)=3.32g(y/x)=3.3(lg10-lg10)=3.3×7=23.1 代时G=(400-0)÷23.1=17.3

上述培养中,该菌的代时为17.3分钟,400分钟内共繁殖了23.1代。

9

2

六、论述题

1.细菌耐药性机理有哪些,如何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细菌耐药性机理:(1)细胞质膜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进入细胞;(2)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主动排出细胞外;(3)把药物作用的靶位加以修饰和改变;(4)产生一种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5)形成“救护途径”,通过被药物的代谢途径发生变异,而变为仍能合成原产物的新途径。

对控制耐药性出现的一些成功策略:严格控制与耐药菌出现有关的抗生素,不限制低潜在耐药性的抗生素的使用,不使用无效的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的周期不宜过长,不连续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持续性白细胞增多的低烧,不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烧。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参考答案(精)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参考答案A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BAB;6-10.AABBC二、是非题1-5.FFFFT;6-10.FFFTT三、填空题1.6.5-7.5,7.5-8.0,5-6.2.前者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后者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ei4o4568k6x2111f20r4n7xz5ee5l00bj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