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一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C 物质的密度(复习)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专题检测 1.铁的密度为7.9×10千克/米,读作 ,表示的意义是 ,7.9×10千克/米= 克/厘米。 2.某物质的质量为3.56×10千克,体积为400分米,则该物质的密度为 千克/米, 合 克/厘米,查密度表可知道,该物质可能是 。 3.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如果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5:4,质量之比为3:1,则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 4、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5.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 B.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 C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密度也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7.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ρ甲333 333333>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答案:1、 7.9千克每立方米;铁每立方米的质量为7.9×10千克;7.9 2、 8.9×10千克/米;8.9;铜 3、 1:6 ; 5:12 4、不相同的; 5、C 6、D 7、A 333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物质的密度 1)实验基础: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固体、液体) 2)实验所得数据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图线。 如: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3 水 体积V(m) 质量m(g) 10 20 30 40 3酒精 体积V(m) 10 20 30 40 质量m(g) 8 16 24 32 1 2 3 4 10 20 30 40 请在方格纸中已经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在方格纸上再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3)实验结论:(1)水和酒精的质量分别跟它们的体积成正比 (2)水和酒精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3 即 水:质量/体积=1克/厘米 洒精:质量/体积=0.8克/厘米 含义:对于水:体积为1 cm的水的质量为1g,而对于酒精体积为1 cm的水的质量为0.8g; 4)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酒精为0.8g/cm,铁为7.9g/cm 5)归纳: 密度: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用ρ表示。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33333密度?公式:质量体积 mρ? V 33ρ(读作róu)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 表示体积(单位:m或cm) 水银的密度为13.6×10kg/m,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kg, 单位:千克/米3 3333(国际单位) 克/厘米 (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克/厘米=1000千克/米 33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 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说成“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或与体积成反比”都是错误的! 【学法提炼】:本实验中主要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常用的重要实验方法,主要用在实验中存在几个变量的时候,需要研究其中一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就需要控制其他几个变量恒定,变化需要研究的一个,从而得出实验结果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这种研究方法讲授清楚,让学生有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 例1、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正确的是 ( )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 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答案】: B 例2、 用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①1千克/米 1克/厘米(填>、<、=) ②铝的密度是2.7 × 10千克/米= 克/厘米 l米的水质量是 千克;当它全部结成冰时,冰的体积为 米【答案】:<, 2.7, 1000, 1.11A、体积 【答案】:C 例4、 一杯食盐水,倒去1/2,剩下的半杯食盐水( ) A、密度不变、质量减半、咸度不变 B、质量减半、密度减半、且变淡 C、体积减半、密度减半、且变咸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答案】:A 例5、 一支蜡烛在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1/3的体积,关于其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1/3 B、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质量为原来的1/3,密度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C 例6、 对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考点二:密度公式的应用: 对于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1. 应用注意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的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3)对于不同的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m小的ρ也小。 辨析:“铁比棉花重”的说法是否正确? 33. 33333例3. 将一钢块锻成钢板后,不发生变化的是钢块的( ) B、质量 C、密度 D、形状 铁的密度大,所以相同体积的铁比棉花的质量大,不能笼统地说“铁比棉花重”。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5)密度的变型公式的应用:m=ρV,V=m/ρ 2. 密度表: 1)表中所给的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指的是常温常压下所测得的密度值。要理解密度表中数值的意义:ρ铁=7.9×10千克/米。表示1米铁的质量为7.9×10千克。 2)据表得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质的特征之一。 3)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 一般地:ρ固体〉ρ液体〉ρ气体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 但也有例外,如水银的密度就比钢铁等固体密度大。 4)记住:铁、水、酒精、水银的密度值。 3. 密度公式的应用:在ρ、m、V三个量中,知道任意两个就可以确定第三个量。要求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即ρ=m/V,变形为:m=ρV 或 V=m/ρ。 1)判断为何种物质(打假) 如:有一块金黄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250分米,问这块金属是什么? 可以根据公式算出密度,从而确定该金属的种类。 2)测大型物体的质量;(矿山的质量) 如: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m,问其质量是多少? 可以根据密度公式:已知密度和体积,算出质量。 3)测难以测量体积的物体体积。(小石块或大理石碑) 例1、某品牌食用油上标有“5升,4千克”字样,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 。 【答案】:0.8千克/立方米 例2、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克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 ) A、盐水 【答案】:B 例4、下列三种物质:水、盐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 【答案】:盐水〉水〉酒精 例5、小明家上个月用去自来水10米,即用去水 千克,每吨水的价格为1.8元,则这个月要交水费 元。 【答案】:10000,18 例6、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的水、酒精和食盐溶液,如下图所示则 杯中是酒精。 3333333B、酒精 C、水 D、三个杯子中液面一样高 【答案】:A 考点三:密度的测量(实验) (1)固体物质的测量 【实验名称】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1)巩固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巩固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2)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实验过程】(1)测量石块的密度 ① 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② 先用量筒测出石块放入水前的体积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V ③ 利用密度公式ρ=m/(V2-V1),即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注意:1、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6)若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偏小,测出的密度就偏大;若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偏大,测出的密度就偏小; 2、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为减少所用时间,只要指针在标尺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即对于红线对称),即可认为平衡,而不必一定要等待指针停止;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 ①天平不能再移动。如有移动,必须再重新调节;②天平左右两盘不能互换; (3)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前后需二次调节横梁平衡:称量前调节时,必须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来实现;称量中只能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 平衡后:物体的质量 = 砝码的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如称量化学药品,须预先在盘中垫上纸; (5)被测物与砝码应轻拿轻放,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 (6)若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则要根据“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算出实际物体质量,如果没用游码,则读数与实际相等;如果用了游码,物体质量比读数偏小,计算所得密度偏大。 例1:某同学在测量小块岩石的密度中: ①如图所示,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②岩石的密度为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师辅导讲义 密度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