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饮食停滞,胃府失和,气机郁滞 嗳腐吞酸,恶食呕吐—食滞胃脘,胃失和降

大便不调,矢气频作,臭如败卵—食滞作腐,气机不畅 舌苔厚腻,脉滑—饮食停滞之象 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府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方解—— 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 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 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清热散结

加减——①食积较重—加鸡内金、谷、麦芽 ②脘腹胀满—加枳实、厚朴、槟榔

③食积化热,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或用枳实导滞丸 ④兼脾虚便溏—加白术、扁豆,或枳实消痞丸

临证备要——残余性胃炎常见湿食滞胃,表现为食欲不振,不知饥,口粘不渴, 饮食稍不当,即觉脘腹痞胀,舌苔腻,治宜祛湿泄浊,消积除胀。 药用:佩兰、法半夏、炒陈皮、鸡内金、炒枳壳、山楂、神曲、 炒苡仁等。 2.痰湿中阻证

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畅 头晕目眩—湿邪困脾,清阳不升,清窍失养

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湿邪困脾,胃失和降 小便不利—气化不利

舌苔白厚腻,脉沉滑—湿邪偏重之象 证机概要——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加减

本方燥湿化痰,健脾理气,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症 方解—— 苍术—燥湿化痰

陈皮、厚朴—理气消胀

甘草、大枣、生姜—健脾和胃

加减——①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加枳实、苏梗、桔梗,或合用半夏厚朴汤 ②气逆不降,嗳气不止—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枳实 ③痰湿郁久化热(口苦、舌苔黄)—改用黄连温胆汤 ④兼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砂仁 3.湿热阻胃证

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湿热中阻,气机不利,升降失司 纳少—脾为湿困,纳运失职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壅盛之象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前方—泻热破结 后方—清热燥湿

合用—清热除湿,散结消痞,用于胃脘胀闷嘈杂,口干口苦,舌红 苔黄腻之痞满者 常用药—— 大黄—泻热消痞,和胃开结

泻心汤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栀子—清热燥湿 厚朴—理气燥湿

连朴饮 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半夏—和胃燥湿

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 黄连、淡豆豉—清热燥湿除烦 加减——①恶心呕吐明显—加竹茹、生姜、旋覆花 ②纳呆不食—加鸡内金、谷麦芽 ③嘈杂不适—合用左金丸

④便溏—去大黄,加扁豆、陈皮

⑤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苦辛通降)

临证备要——慢性浅表性胃炎常见实热证,表现为肝胃郁热,胃气郁滞者,以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方,加枳壳、白蒺藜、赤芍、公英、八月扎、 桃仁、香橼皮。若湿热并重者,可用温胆汤加减:法半夏、枳壳、 陈皮、竹茹、生姜、厚朴、黄连、藿香、佩苡仁、滑石、冬瓜皮、 焦三仙。泛酸加左金丸或方中加吴茱萸1-2,煅瓦楞15。 4.肝胃不和证

症状——脘腹痞闷—肝气犯胃,胃气郁滞

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肝气郁结,气机不舒 呕恶嗳气—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呕吐苦水—胆胃不和,气逆于上 大便不爽—肠胃不和,气机郁滞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肝气郁滞之象 证机概要——肝气犯胃,胃气郁滞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前方—长于疏肝解郁,善解气、血、痰、火、湿、食六郁 后方—消补兼施,长于健脾消痞

合用—增强行气消痞之功,适用于胃脘胀满连及胸胁,郁怒心烦之痞满

方解——越鞠丸 香附、川芎—疏肝散结、行气活血 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 栀子—泻火解郁 枳术丸 枳实—行气消痞 白术—健脾益胃 荷叶—升清养胃

加减——①气郁明显,胀满较甚—加柴胡、郁金、厚朴,或用五磨饮子 ②肝郁化火,口苦而干—加黄连、黄芩(泻火解郁) ③呕恶明显者—加半夏、生姜 ④嗳气者—加竹茹、沉香

临证备要——胃下垂属于肝脾失调者,加味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黄芪、 鸡内金、砂仁生麦芽、甘草(王荫龙)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症状——脘腹满闷,时轻时重—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常 喜温喜按—脾胃虚寒 纳呆便溏—脾虚不运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脾胃气虚,形神失养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脾胃虚弱之象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满者 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之胃脘胀 方解——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茯苓、山药、大枣 升麻—升举清阳

当归—养血和营 (合并溃疡—加白芨、乌贼骨) 陈皮—理气消痞——郁金、枳壳 (胃痛明显—加元胡) 山楂、鸡内金 (肝脾下垂—加鳖甲) 加减——①胀闷较重—加枳壳、木香、厚朴(理气运脾

②阳虚明显,四肢不温—加制附子、干姜,或合理中丸 ③纳呆厌食—加砂仁、神曲

④湿浊内蕴,舌苔厚腻—加半夏、茯苓,或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临证备要——胃下垂常见本型。也可选用益气举陷汤(袁大仲):黄芪120 防 风3 炒白术9 炒枳实15 煨葛根12 山茱萸15,水煎服。 临证备要——胃下垂属于脾胃阳虚者,宜温胃健中,益气升阳,方如健中温脾 汤:党参、白术、干姜、白芍、升麻、炒枳壳、炙甘草。若胃下 垂引起胃脘痛,病情迁延不愈,情绪不遂的“肝寒犯胃”,方用吴 茱萸汤合延年半夏汤:吴茱萸、半夏、桔梗各10 太子参、柴胡 各12 干姜、炒枳壳、鳖甲各6 焦槟榔、肉桂各3(后下)。慢 性浅表性胃炎也可见中虚寒证,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加减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虚气滞者,可用补中消痞汤:党参、白术、 黄芪、枳实、白芍、桂枝、丹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2.胃阴不足证

症状——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司 恶心嗳气—胃失和降

口燥咽干,大便秘结—阴虚津枯,津液不能上承,大肠液亏失于濡润 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之象

证机概要——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升降失司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大便 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之胃痞不舒者 方解—— 生地、麦冬、沙参、玉竹—养阴益胃 冰糖--

香橼—疏肝理脾,消除心腹痞满 加减——①津伤较重者—加石斛、天花粉 ②腹胀较著者—加枳壳、厚朴 ③食滞者—加谷麦芽

④便秘者—加火麻仁、玄参

⑤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选加乌梅、生鸡内 金、生苡仁、山慈姑、白花蛇舌草、莪术等;胃黏膜充血明显重用 丹参,加连翘、苦参;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者加肉桂、炮附子; 伴黏膜糜烂出血者加黄芪、白芨、三七;伴胆汁返流者加柴胡、枳 壳、郁金、木香等。

临证备要——胃下垂属于脾阴亏虚者,可用人参固本汤:人参、熟地、生地、 白芍、天麦冬、五味子、知母、陈皮、炙甘草。在滋阴养脾的同 时少佐益气升提之品:黄芪、炒枳壳、升麻等。偏胃阴亏虚者, 药用石斛、沙参、生地、天花粉、芦根、乌梅、麦冬、玉竹,或 清燥养营汤:知母、花粉、当归、生地、白芍、陈皮、甘草、灯 芯草等。脾虚夹滞者,方用枳实参朴汤:白术20 人参6 茯苓 12、枳实、陈皮、厚朴 、半夏、莱菔子、槟榔各10 砂仁、黄 连、干姜各5 炒麦芽15 炙甘草3。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阴 虚证者,可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南北沙参、麦冬、生地、枇杷业、 石斛、天花粉、白芍、谷麦芽、乌梅、炙甘草、蒲公英。慢性萎 缩性胃炎属胃阴虚者以清中消痞汤治疗:太子参、麦冬、半夏、 柴胡、生白芍、炒栀子、丹皮、青皮、丹参、甘草 预防调摄 1.饮食调摄: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及生冷之品。

2.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

3.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第三节 呕 吐

定义 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释义 有声有物——呕 有物无声——吐 无物有声——干呕 又名“吐逆” 呕吐一名,追溯至《内经》

《金匮要略》有《呕吐哕下利病篇》,并提出“干呕”之病名。 《东垣十书》:“声物兼出谓之呕”(有声有物) “物出而无声谓之吐”(有物无声) “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有声无物 历史沿革

1.《内经》论病因甚详。病因:(1)外感;(2)内伤;(3)饮食所伤。 病机:与肝、胆、脾等有关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阴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2.《金匮要略》列专篇论述:

(1)外感热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呕吐:六经病及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均致呕吐。(2)内伤杂病致呕吐:黄疸、痰饮、宿食、误吞毒物。(3)证治:小半夏汤、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4)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某些病证勿见呕止呕,应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呕吐的发生是由胃气上逆所致。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4.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呕吐叙论》:“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不调之不同,皆使人呕吐。” 杨仁斋《直指方〃呕吐》:“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 5.《景岳全书〃呕吐》强调虚实辨证:“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

6.清·程仲龄《医学心悟》倡命门火衰致呕吐之说,并创上病下取之灌肠通腑法及温补肾阳法。

7.叶天士详论泻肝安胃治疗呕吐法,用药以辛苦为主,以酸佐之。 范围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一)实痞1.饮食内停证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饮食停滞,胃府失和,气机郁滞嗳腐吞酸,恶食呕吐—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大便不调,矢气频作,臭如败卵—食滞作腐,气机不畅舌苔厚腻,脉滑—饮食停滞之象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府失和,气机壅塞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代表方——保和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eebu2z0an3ef8l93tu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