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运用图示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
【课前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2、受热过程(填出①~⑨代表的含义))
(1)两个过程 名称 具体过程 地面增温后以B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结果 使地面增温 使大气增温 地面增温过程 大部分A__________________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大气增温过程 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少部分太阳辐射的吸收或反射
(2)两个作用
保温作用: 弥补了地面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分布和变化3、意义?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思考)1、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二、热力环流
1
班级: 小组: 姓名: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差异。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
是由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__________的最简单形式。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 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
②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_______; 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流 向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常见形式:
________、城市风、山谷风。
(思考)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一)
1、结合教材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据图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3)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在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5)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归纳总结】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一地白天气温的高低,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主要方式
O3(平流层)吸收紫外线
有选择性 CO2(对流层)吸收红外线
吸收 可见光的吸收很少
削弱方式最弱
例子: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无选择性
表现: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反射 削弱方式最强
例子: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世界最热的地区不在赤道,而在北纬20o-30o的沙漠地区
常见现象
地面 图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 太阳辐射 散 射 吸 大气上界
O3→紫外线 收 CO2→红外线
树阴下,房间里无阳光处仍然明亮 日出天已明,日落天不黑 如晴朗的天空蔚蓝色
若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时→无选择性 如在阴天时,或者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
散射 若质点是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有选择性(波长越短,散射越明显)
两种情况
2、大气的温室效应—(分析一地夜晚气温的高低,要考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其转化 太阳辐射 短透波过辐大射气
大气升温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升温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一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对地面长波辐 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将地面辐射释放的热量大 部分保存在大气中。
二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吸热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大气保温作用的物理过程(如下图)
①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太阳暖大地)
②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大地暖大气)
③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大气还大地) (小结)
地面辐射 地面保温 3
班级: 小组: 姓名: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 C表示________。
(2)该图主要表示的大气的热力作用是________。 (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C 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 (活动二)
结合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探究热力环流 的形成过程。
(1)根据图a分析,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 等压面有何分布特点?
(2)根据图b,在地面受热不均的情况下,分析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和气压分布的相应变化特点。
冷热状况 A受热 B、C受冷 垂直运动状况 ______ __ _____ __ 气压高低变化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3)结合图c思考,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与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形成什么特征的大气运动?
(4)仔细观察图b、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凸凹有何对应关系?
(5)在同一地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如何变化
2、尝试应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分析海陆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影响
4
(1)想一想白天和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分别具有怎样的冷热差异,据此完成下表。 时间 白天 夜间
(3)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4)在图A和图B上分别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 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5)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探究总结】——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冷 低 高 低 高
B A C 说明:
气温差异 陆地 增温 ,气温 增温 ,气温 海洋 增温 ,气温 增温 ,气温 (2)说出图A和图B中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若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其上空同一高度上气压值相同,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平面)与等高面重合,呈水平状态—此时大气不运动
B A C
若假设地面性质均匀,A受热,B、C冷却
冷 热 冷 B A C
A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B、C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在同一高度上空,A上空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B、C上空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同样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B、C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 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的差异,空气运动始终由气压高的流向气压低的。高空由A的上空流向B、C的上空,近地面由B、C流向A。形成了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大气运动根本原因 低 高 低 大气垂直运动 热 冷 B A C
高 低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直接原因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