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 / 40
●油料产量232.3万吨,列全国第2位,西部第1位
●猪肉产量652.4万吨,列全国第1位,西部第1位。猪牛羊肉产量739.7万吨,列全国第2位,西部第1位
●林副产品油桐、生漆产量分居全国第一、二位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4亿元,列全国第7位, ●“+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建设惠及全川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三个转变”即: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生态5大经济区 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市 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宜宾、沪州、内江、乐山5市
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3个市(州)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6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阿坝2个州
● 二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雅砻江下游,是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的电站 ● 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 ● 四川气候具有冬寒,春短,年均温度较低的特点
● 四川盆地降水量: 东部900~1200 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最多1300~1800 盆东北东南缘次之
1200~1400 盆中丘陵区最少800~1000 平均1000~1400 ● 东部盆地年日照900~1600 全国最少
●四川经济发展的比本格局:一枢纽: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交通枢纽 三中心: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四基地: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一主二化三加强
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四川现阶段发展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按照一主二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跨越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开放、生态的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
●四破除四强化:破处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处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
●四川推进城乡化建设要建立的城镇体系: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以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个优先:坚持效益优先,好中求快,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坚持科教优先,求新求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
- 36 -
- 37 - / 40
● 成都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城市,
先后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
●四川历代名人包括:邓小平、朱德、陈毅、罗瑞卿、张爱萍、陈伯钧、刘光第、杨瑞、喻培伦、赵一曼、张思德、丁佑君、黄继光、邱少云、赖宁、吴玉章、张澜、晏阳初、司马相如、落下闳、杨雄、 李白(江油)、陈寿《三国志》(南充)陈子昂、薛涛、苏东坡、杨慎、李调元、郭沫若、巴金、张大千、李吉力人、艾抚、沙丁
入蜀的名人:杜甫,黄庭坚,陆游
●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化为秦汉文化的一条重要地域亚文化
●金沙遗址出土的、象征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太阳神鸟”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人口大省,仅次河南山东,8127万,西部第一 (22%)
●5.12恢复重建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最大形势,是必须围绕的工作重心,全省一切工作围绕促进服务两个加快
●八项民生: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
●四川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制度 3、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4、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5、创新金融服务农村制度
- 37 -
- 38 - / 40
公文
●公文的分类
公文形式和使用范围(形成和作用的公共活动领域):通用和专用
涉及国家秘密程度:对外公开、现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 行文方向: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公文的性质和作用: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申请性、商洽性、证明性 处理时限:平件、急件、特急件
机关内部根据文件来源:收文、发文
●公文的作用:一、明法传令,指挥工作 二、联系公务,沟通信息 三、宣传教育,引导舆论 四、记录记载,以为凭据
●公文的作用包括领导与指导作用和行为规范作用,其中行为规范作用又称法规约束作用 ●公文的语言,要明晰、准确、简朴、.庄重
●公文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针对性、科学性、政策性强), 文字表达(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公文都应校对,须两人以上参加,可采取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 ●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公文发布的时间 ●特急件指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随时随地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 ●急件(党的机关公文作加急件)指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 ●平件平件指无特殊时间要求,需按工作常规依次传递处理的公文 ●法定公文的主要特点: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规范性
●绝密/机密/秘密:最重要/重要/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使国家安全利益遭特别严重/严重/_损害 ●维护公文高度严密性 语言严密性
●联合行文 平行机关和单位 同一事项 常为 “通知”“决定”“报告”“函”等 ●公告发文级别 多为省部级以上,宣布事项重大
●可以发布命令的有: 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总理、各部长、委员会主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通知适用于: 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需要下级机关办理、执行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
●通知的特点:应用广泛、适用频率高;行文方向限制不严格,基本是下行文,但允许主送平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内容单纯,一文一事,行文简便
●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函适用于: 不相隶属机关 商洽工作 询问答复 请批答复审批
●命令常用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政府元首根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颁布宪法、法律、法令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宣布为执行法规文件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部署重大任务和下达重大指标。也可用于其它行政机关宣布下属的任免、奖惩
●应用文结构的条理性特点主要指: 内在形式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规范性特点主要指: 外在结构形式的特点
● 批转、转发性通知: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或转发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 批示性通知:向下级机关部署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共同执行 ●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知识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 告知性/知照性通知:将新近决定的有关事项告知受文单位 ● 应用文语言表达基本要求: 朴实、简明、准确、严谨 ● 应用文议论的论据包括: 理论、事实 ●公文签收人员: 通讯,外收发
●上行文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的姓名 请示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 ●特定的公文用语例举
- 38 -
- 39 - / 40
简称用语
公文中经过简化的词语。其作用是可使行文简洁,内容概括鲜明,便于掌握和记忆。地名、机关名称使用简称必须是规范化的简称,如“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中共委员会”的规范化的简称。事物名称使用简称用语有三种方式:(1)节缩式。把较多的词语用较少词语表示出来。(2)统括式。把若干词语中的共同成分抽取或概括出来,冠以数词,概括表述。如“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简称为“三不主义”。(3)选点式。用词语中有特点的部分代替整个词语。如用时间代替整个词语的简称“九.一八事变”,用地点代替整个词语的简称“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 开端用语
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开头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背景等的词语。如“据、根据、依据、查、奉、兹、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鉴于、随、随着”等。 期请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某种期望和请求的词语。多用于上行文、有时也用于平行文和下行文。常用的期请用语有“请、敬请、恳请、提请、报请、拟请、希、望、希望、切望、热望、盼、切盼”等。 综合用语
公文中用以连接具体情况叙述和总概性叙述的词语。综合用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的综合用语有“为此、据此、值此、至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 称谓用语
公文中表示对机关、单位、集体、个人不同人称称呼的词语。一般性称谓用语用于上对下、下对上、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本(厅)、我(厅)、该(厅)、你(厅)”等。表示尊重的称谓用语多用于下对上、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贵(厅)、××长”等。党内一般称“××同志”。 承启用语
公文中用来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的词语。常用于通知、决定、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等文种。一般结构特点:前面以一介词结构承接上文,后面用一个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引起下文,如“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等。承启用语的上文一般较为简短,下文是文中内容的主体部分,并多用条款形式表达。 批转用语
公文中表明对下级来文批示意见或向下批转、转发公文的词语。常用的有“批示、审批、阅批、核阅、阅示、批转、转发、颁发、印发、发布、公布、下发、下达”等。 表态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意见、态度的词语。按表态用语的轻重程度可分为明确表达用语、模糊表态用语。明确表态用语有“应、应该、同意、不同意、批准、照此办理、遵照执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等。模糊表态用语有“原则同意、原则批准、似应、拟同意、参照执行、供参考、可借鉴、酌情处理”等。 征询用语
公文中表示征请、询问对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词语。主要用于上行文的结尾和平行文的结尾。常见的征询用语有“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有不当、如无不当、如有不妥、如果不行、如果可行、意见如何”等。 引叙用语
公文中表示引述来文的词语。主要用于批复、复函、指示、决定等文种。常用的引叙用语有“收、接、悉、前收、前接、现收、现接、近收、近接、惊悉、欣悉、收悉、闻、近闻、惊闻、欣闻、喜闻”等。 结尾用语
公文中表示全文结束的词语。不同的文种对结尾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如请示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上述意见如果可行,请批准”等;报告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等;布告的结尾用语可用“特此布告”,“此布”等。 模糊语言
运用根据正确反映公文思想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性的语言达到表述上的准确性的写法方
- 39 -
- 40 - / 40
法。在公文写作中,正确地运用模糊语言,可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概括性,给一些问题的阐述留有回旋的余地。公文写作中一般运用模糊语言的条件是:表述内容是带有模糊性的概念;暂时无法实施但又必须说明的内容;需要留在回旋余地的内容;类举的事例不能全部列出的内容等。公文写作中主要用以下四个方面的模糊词语:(1)表示时间的模糊语词,如“现在、最近、近日、近几天、前几天、今年以来、正在、一度、上午、早晨、中午、下午、晚上、适当时候”等等;(2)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如“每、各、有的、部分、少数、一些、个体、某种、某些、有关、以上、以下、等、多数、大多数、主要、绝大多数”等;(3)表示程度的模糊用语,如“一般、比较、适当、很、极、显著、逐步、有所、进一步、基本上、大体上、普遍、几乎、原则上、酌”等;(4)表示频率的模糊词语,如“经常、多次、不断、反复、接连、再次、往往、三令五申、连续”等。 另外,还有—— 按语也称“案语”。以发文单位的名义对所发文件、材料加以指导、说明性的一种分文形式。按语对下级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按语按内容可分为四类:①说明性按语,说明材料来源和编发原因,或特别说明何人要发和发至什么范围;②提示性按语,指出材料的中心、要点或提纲挈领地介绍其内容;③批示性按语,对下发单位作出指示,提出具体要求;④评论性按语,对编发的材料进行评论,表明意见和态度。针对全篇材料的按语,一般置于正文之前,注明“编者按”或“按”;针对材料的某一部分的按语,一般夹在文中,加括号注明。
批语上级机关对下级来文或有关资料的指示性语句。按用途可分为:批复下级请示的批语;批转下级报告的批语;批示有关资料的批语。
敬语对行文对象表示敬重的公文语言,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或结尾处。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各种行文通用的敬语,如“请”;上行文常用的敬语,如“呈送”、“报请”;平行的领导机关之间使用的敬语,如“拟”等。
雅语典型庄重的公文语言。适当地运用雅语,可使公文内容的表达简明、平实、庄重。运用雅语一般要求: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不用口头语言;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适当使用少量的文言词语。 ●副本在效用方面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公文的查办是指文书工作人员协助机关领导检查各项方针政策决议的执行和落实,以及对某些问题进行查处、解决的一项承办性工作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