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1-2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

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 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 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 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 温度计每组一支 6. 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 2. 3.

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

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 5. 6.

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

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 9. 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

1-3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 2.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

温度计测量气温。

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

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1-4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课后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e6218shrb62h6002tw881m9s40m5v00ju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