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行为,为什么, (2)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有违反法律情况,为什么, (3)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答:,.有。招用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2.有:没有与劳动者平等协商,遵循自愿、一致。
3.不符合。表现: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应支付工资;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不得超过36小时;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提前30天;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需强制。
案例五:国营某市轧钢厂发生下列纠纷:1.工人赵某因身体有病被辞退,与厂方发生争议;2.技术员钱某因未被允许参加全省轧钢行业技术员培训与厂方发生争议;3.助理工程师孙某因未晋升工程师职务与厂方发生争议;4.副总工程师李某因工资调整与厂方发生争议。赵、钱、孙、李四人与厂方的争议经几次协商交涉均未能解决。
问题:1.钱某、钱某、孙某、李某中哪几个人与厂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解决,在运用这几种方式解决问题时,不同方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3.解决劳动争议的各种方式的法律效力如何,
答:1.赵某、钱某、李某与厂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
2.四种方式。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但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
经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
3.协商与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诉讼所产生的裁判,具有当然的强制执行力。 案例六:郭某2001年7月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某外资软件公司技术部,双方签订了期限为5年的劳动合同,该公司为录用郭某向学校交纳了1万元培养费。2002年2月,南方某公司欲以高薪聘请郭某前去工作,郭某担心公司会向自己索要培养费而不敢提出辞职。此时偶然的一个机会,郭某发现软件公司没有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于是就以此为由,向公司口头提出辞职,并于第2天前往南方某公司就职。
请回答:1.郭某以软件公司未参加社会保险为由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
2.郭某和软件公司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为什么?
答:1.郭某以公司未参加社会保险为理由,要求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劳动法》第3l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二是《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虽然
是错误的,但并不是劳动者可以(不提前通知企业)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2分) 2.郭某和软件公司都有违约行为,应分别承担法律责任:
郭某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按《劳动法》的规定,履行提前30日通知软件公司的义务。本案中,郭某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即赔偿1万元培养费及相关损失。(2分)软件公司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做法,是违法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共同法定义务。软件公司应当尽快参加社会保险,并及时为包括郭某在内的员工补缴社会保险费。
案例七:2003年6月,张某作为农民工与一家印刷厂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一条规定是“若发生死伤事故,企业概不负责。”签合同时由于张某生活窘迫,十分渴望得到这份收入较高的工作,考虑到自己年轻力壮,只要谨慎小心就不会出事,所以便怀着侥幸心理在合同上签了字。2003年12月,张某在操作切割设备时,左手的四个手指不慎被切断。事故发生后,张某先后住院治疗60多天,花去手术费、住院费、治疗费等费用6700多元。伤愈出院后,张某所在的印刷厂表示“企业只负担其住院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用由职工自付”。
对此,张某及其亲属多次找印刷厂要求支付医疗费,该厂则劳动合同中约定“发生死伤事故,企业概不负责”的条款为由拒绝支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印刷厂与张某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2.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其中的免责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能否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1.印刷厂与张某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受我国《劳动法》的调整。
2.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部分有效。其中一条“若发生死伤事故,企业概不负责。”条款无效。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一条同时也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法的原则和宗旨之一。而本案中,印刷厂在与张某签订合同中,都利用本身优势,将此条款强加予劳动者,这很明显是违法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该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劳动合同中其它条款的效力,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其余条款仍然有效。
3.张某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这符合我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本案后,应先行调解,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说服其依法给予张某工伤保险待遇,如调解不成,应裁决印刷厂向张某支付其花去的6700多元在内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