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良好的坐姿培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教育和巩固训练,使回到课堂中的一年级学生能够较快地达到进入正常 学习的状态,从思想状态到具体言行的要求尽快进入正规的模式。
认识到端正坐
姿的好处,掌握好坐姿的基本要求,并延伸入生活中,为提高小学阶段的课堂教 学效率打下基础。
二、 教学过程: 1、 行为训练:
(1) 教师边重复以上要求,边检查和指导学生坐的情况,对于坐的端正的 提出表扬。
(2) 坐三分钟后,放松休息一下,可以趴在桌面上,要安静。
(3) 与同桌相互交流指导正确坐姿的要求,然后教师喊“一、二、三”看 谁坐的又安静又快又好。形成正确地认识。坐五分钟后,再次放松休息。进行重 复训练,逐次加长坐的时间。
(4) 选三名同学上台演示,做得好地给与表扬。 样。
(5)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纷纷要求到台上来演示“坐姿”,这样一 下子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坐姿”的兴趣。待学生做完后,稍微休息片刻,再继续 学习新的知识。
好,上课时的三种坐姿,我们已经都学会了,同学们已经很累了,下面同学 们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吧!
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上课时的三种坐姿, 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下 面我们分三排,每排演示一种“坐姿”,看哪一排做得好,待学生做完后,并选 出优胜组,给与表扬鼓励。
预设:同学们真得很棒,一节课就学会了这么多内容,我们来比一比,看一 看,第二节上课的时候,谁的表现最好。
2、 良好的坐的姿势
(1)入题;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坐” 着来做的呢?怎样做对自己更有益?今天我们晨会的主题是
“坐的艺术” {板
{奖他一朵小红花}树立榜
1
书; 坐的艺术}
(2) 讨论明理:上课听讲时,我们应该怎样“坐”?让学生演示一下,看 谁动作快,“坐”的姿势正确。我们读书写字时,应该怎样“坐”呢 ?让学生分别 演示一下后提问:这样的坐姿对小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学生回答 (对身体发 育、视力发展、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好处)
(3)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坐”着做呢?应该怎样“坐”呢? 让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给与表扬与鼓励, 进一步激发 他们学习的兴趣。
开展红花带给谁活动
同学们评评我们班里在听课、读书、写字时谁的坐姿最标准,评出结果后给 他们佩戴红花,给予鼓励。并让这些“坐”的标准的同学,做班里的带头人。负 责管理全班上课时的坐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4) 意识强化
你能从我们班里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吗?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 么好处?
(5) 行为延展
我们在吃饭,看电视。乘车或接待客人时,坐姿有什么艺术呢?以小组为单 位,谈谈你的做法和看法。评出一、二名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示范、讲解。
(6) 小结:同学们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大家一定能用自己的努力 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坐姿,使自己健康而快乐的成长的。
3、行为的反复和习惯养成时期
行为习惯的养成,贵在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1) 在学生中评出“坐姿”最优秀的{每组一名}做学生的榜样,并负责监 督自己组员的坐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活动效果反馈;
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在课堂上,无论是听课、读书、 写字,同学们都能保持良好的坐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同时与 其他活动相互作用,促使了整个集体严格而有序的良好环境的形成,
为小学阶段 这样做有什
2
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课时良好的行走培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走路习惯,恰当的走路习惯,正确的行走姿势,自我塑造、 训练走的毅力,乐于借鉴别人的走习惯,并能从别人的经验中提高自己,养成良 好的走习惯。
教学内容: 课间行走注意:
1、 手离墙,靠墙的右边单排行走。脚,不蹭地、不踢墙、不跳不踮脚,注 意别人的鞋、鞋带和脚跟。
2、 下楼手离扶手,专注行走远离栏杆和往下的铁片,无跨越台阶、楼上楼 下打招呼、向楼下扔杂物现象。下楼的同学紧靠楼梯扶手拐小弯,上楼的同学紧 靠墙壁走直角、拐大弯。
3、 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千万不能推挤。 4、 进出楼门时走右门。
5、 上下楼人多时要学会侧身礼让(少让老、大让小、主让客)特别是有客 人或家长来学校时,应让客人或家长先行。
6不在教学楼内随意跑动,行走时闭上嘴,轻轻的,向前走。不影响其他 同学的学习。
外出行走注意:
1、 在平时的行走中不能太快,一般中等速度,走路时最好不要东张西望, 目视前方,双手有节奏地摆动。
2、 和师长一起走路时,让师长先行,自己随后。 3、 过马路时,要注意看红绿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4、 在马路上行走要靠右,不与人争抢,更不能与车辆抢道。 5、 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左顾右看,没有车辆再行。 6和多人一起走路,要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
7、一人行走时,注意力要集中,千万不分心看其它东西。
第三课时课前准备、看的习惯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课前准备和看的习惯。
3
教学重难点:看的习惯的养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1、 先找学生回忆课前准备的要求。教师及时点评并说出正确的课前准备的 要求。 a、 早上学生进教室后取下书包挂在靠背椅上,坐在座位上,将书包打开书 包将第1-4节课的书本拿出,归类放在抽屉之内,然后拉好书包拉链。
b、 将作业本从后向前地传到第一张桌子上,然后左边同学将书本放在左上 角,右边同学将书本放在右上角,两边的同学将书靠墙放,中间放铅笔盒。
2、 课前准备大比拼
a、 所有同学把书全部放在书包里准备语文、数学、音乐、思品 前准备,比赛哪一小组最先准备完毕,小组的星鼓励。
b、 教师任意选课,所有同学比赛谁做的又快又好。小奖片鼓励。 二、 看的习惯。
1、 先找学生说说课堂上看的习惯要求。教师及时点评并说出正确的看的习 惯的要求。
a、 老师在讲话时,眼睛看着老师。
b、 老师手指黑板、屏幕或出示物品时,眼睛看着这些东西,耳朵听着声音, 脑子要思考、记忆。
c、 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他们说到的对象或看着老师。 2、 看的练习
a、 静视:课件出示幻灯片:可以是各种水果或书名或动物或地名等,请同 学们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然后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最后闭 上眼睛,一个个复述。
从观察物体到观察人物,指定一个同学,大家一起说说你所观察到的特征。 师小结观察力对于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
b、 行视:边走边看
以中等速度穿过教室、路过办公室,或者绕着学校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 能多的
4节课的课
4
物体。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 补充。老师也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小学楼和中学楼之间共有几棵树啊?等等, 不会的话,一起再去寻找答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提高孩子的有意观察能力。 c、看flash小故事:鲁班造锯(因为仔细观察而创造出了锯)
d读一读仔细观察的成语并背下来: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冷眼静看一心一 意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明察秋毫明察暗访定神细视屏息凝视
e、检查暑假作业。 3、学科运用
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 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 这段话主要写了( 2、 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3、 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勾出来。
第四课时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案
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 努力。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 -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 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二) 讲故事,明白习惯的养成: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 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 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的景色。
、
。
5
一年级行为习惯.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