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成这其中的协调呢?
(1)为审计机构配置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审计人员不但熟练掌握财务与审计、计算机、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而且要具备企业管理、社会科学、调查科学、公共关系等复合型知识。也具有敏锐洞察力、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及熟练的沟通能力,能够担当审计任务的重担。
(2)充分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取得领导的支持,调配利益不相关的人员来支援审计队伍;取得相关专家的帮助来共同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尤其是超出审计能力范围的任务,这也是化解审计风险的需要;取得相关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配合,因为他们熟悉业务流程,这是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的捷径。
(3)做好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每项任务开展前先明确具体的审计目标;针对具体目标制订审计方案,合理调配人员,科学安排时间,甚至对每一项工作都做详细的布置;运用运筹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每一项审计工作,在相同资料尽可能一次提取所需要信息,不重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14年1月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王道成.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确保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14,(5).
[3]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4,(2).
第三篇:企业竞争环境 怎样理解企业的竞争环境?
企业的竞争环境,是指企业所在行业及其竞争者的参与、竞争程度,它代表了企业市场成本及进入壁垒的高低。
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产生威胁,也不断产生机会。对企业来说,如何检测竞争环境的变化,规避威胁,抓住机会就成为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目前,在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经
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行业结构、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技术发展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确定性增强。任何企业都必须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才能趋利避害。任何对环境变化的迟钝与疏忽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打击。这是催生企业对营销信息管理需求的外部原因。 怎样应对企业竞争?
戴尔在是视频中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不关注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的客户。”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 小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一定建立于控制环境这一基础之上。所谓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的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本文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五条中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所包含的五要素中的内部环境要素,小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的改善构想。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环境;问题;完善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总则中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中第五条明确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同时指出了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环境的描述是: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稳固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前提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合理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一个公司负有中国要的受托管理责任。
我国许多企业虽然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并未建立完善,董事会未能独立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从人员配置上未割断董事与经理层的联系,不能保证董事会成员相对独立性。企业对于管理层的监督也不完善,公司经营者一人独揽大权,没有机构能够约束其日常行为以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
监事会是专门对董事会、董事和经理监督约束的机构,但我国许多企业监事会的监督权力没有被有效发挥。 (二)、组织内部问题较多
在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中,其组织结构模式依然比较陈旧。不少企业组织结构设置只重视行政管理方便与否,却忽视了组织本身合理性问题,所以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缺位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使人力资源有很大的浪费。另外,企业在其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权利义务关系和纵向信息沟通,而对横向的协调关系和横向的信息沟通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统计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三)、企业内审机构监督不力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包括审核企业会计账目之外,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执行指定 1
只能的效率。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但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由管理层领导且与其他部门平行,因此独立性较差。内审人员专业素质低,企业内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这些问题使内审部门作用无法发挥,形同虚设。许多企业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只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制度未能规范化。 (四)、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被足够重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其实质是一种以经营管理为载体的企业经营性、竞争性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竞争哲学。我国大多数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与职工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导致职工对企业缺乏认同,人心涣散,影响企业凝聚力,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很多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企业文化,即使企业制定各种规章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企业文化作为一
种无形的力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有许多企业建立的仅仅是一些死板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没有起到影响作用。 三、完善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企业应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三者相互制衡。另外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保证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能够有效发挥。扩大独立董事的比例,强化其职责。当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管理部门独断专断大权,操纵财务报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还应强化监事会的监督权力,作为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的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同时,应以财务监督为中心,切实从财务管理这个企业的中心环节来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加强对董事会行为和活动的制约效能,提高监事会的监控力度。监事会应独立于董事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方针的调整、生产规模的变更、员工的裁减、薪酬的发放形式和标准、公司财务的合法合理拥有质询权和否决权。
(二)、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
组织结构是执行管理任务的体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载体,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着“骨架”的作用。建立恰当的组织结构,即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机构与岗位、确定机构与岗位职责以及各个机构、各个岗位间的互相关系。明确各部在整个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使各组织机构能够有效沟通,只有当组织内部的信息传输畅通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才比较容易被发现和纠正,这样个组织内部能够相互协调同时能够互相监督和牵制,使企业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要对组织内全部岗位设置合理的职责和职权,并且必须遵循“职责职权对等”原则,以防止出现缺少相应的职权履行职责和职权滥用现象。同时要确保所有组织成员都明确其所在岗位的职责职权,并通过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职责履行状况进行监督。合理的职责体系是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保证。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内审部门除了能帮助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还有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有效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审部门的监督力度取决于它的地位。内审部门地位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并且不附属于任何一个职能部门,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这样才能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由专业内审人员制定企业合适的内部控制系统,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中薄弱环节的监督,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和评估控制政策的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控中的漏洞并修正改进,并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为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另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经验,确立适合本单位的内审机构组织形式。 (四)、企业文化的建立
内控是一种手段和方式,更是一种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强化员工的控制意识,增强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强大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的建立必须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形成的决定因素是董事会及其战略决策等文员会的管理理念与经营决策。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严格要求自己,踏实敬业,自觉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价值观念的规范要求,并突出管理者在企业文化领导者的地位。因此,管理层可通过树立正面的积极的经营理念来影响企业文化,或通过各种激励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企业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文化容易出现其某些方面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问题。所以,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作出及时的修正。 四、论文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禁忌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需要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环境不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也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影响到内部控制的目标的实现。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还要许多不完善之处,但通过对于内部控制的问题认识和对其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春梅,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策研究,前沿,2014,(9)